人在天涯送远春,远春还送欲归人。
风光渐扫缠绵雨,云水原随淡宕身。
玉笋峰多通桂驿,木兰舟小望榕津。
祇怜花事成狼藉,那有残红上绣茵。
人在天涯送远春,远春还送欲归人。
风光渐扫缠绵雨,云水原随淡宕身。
玉笋峰多通桂驿,木兰舟小望榕津。
祇怜花事成狼藉,那有残红上绣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阮元在春天将尽之际,于远方送别友人,同时感叹春光流逝和自身的漂泊不定。首联“人在天涯送远春,远春还送欲归人”通过对比,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情,春光既在送别中消逝,又仿佛在送别者心中留下依恋。
颔联“风光渐扫缠绵雨,云水原随淡宕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氛围,缠绵的雨逐渐退去,云水之景随着诗人的淡然心境而变化,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
颈联“玉笋峰多通桂驿,木兰舟小望榕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玉笋峰众多,连接着通往桂林的驿站,木兰舟小巧,承载着诗人对友人和家乡的思念,望向远方的榕津。
尾联“祇怜花事成狼藉,那有残红上绣茵”以落花满地的景象收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无法挽留春光的遗憾,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离去后生活的寂寥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江上好山开画屏,山上古木参空青。
飞流直下几千尺,征鸿南去秋冥冥。
津口谁人远呼渡,桂楫摇摇那肯顾。
飘然谢却利名场,海阔天高何所慕。
君不见轮蹄衮衮红尘中,五侯七贵徒其雄。
何如此客沧江上,一曲高歌山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