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鹤庐诵芬录题辞》
《林鹤庐诵芬录题辞》全文
清 / 郑国藩   形式: 古风

吾闻古人重述德,显扬自是子孙职。

鼎铭况有称美例,留与后人作矜式。

林君有录号诵芬,远随雁足广徵文。

?以新诗灿珠玉,题辞和韵日纷纭。

老我颓唐无一字,数劳双鲤迢迢至。

五日画水十日石,岂有王宰留名意。

君家累世盛书香,附增廪贡姓名扬。

鹿鸣宴上还分席,枢曹学博尽才良。

陵谷变迁制度改,大中小学续前光。

君更琴堂开昼锦,煌煌墨绶垂铜章。

且喜馀庆承积善,黄巾不犯郑公乡。

披录读诗一长叹,吉凶还凭先泽判。

由来祸福本无门,休徵咎徵徒月旦。

善善从长共表彰,永作家乘史评看。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郑国藩所作,名为《林鹤庐诵芬录题辞》。诗中表达了对林鹤庐及其家族的赞誉与敬仰,以及对其著作《诵芬录》的欣赏。

诗的开头提到古人重视道德传承,子孙应承担弘扬祖先美德的责任,并举例说明铭刻在鼎上的赞美之词,为后人树立典范。接着,诗人赞扬了林鹤庐通过搜集文献,撰写《诵芬录》,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中提到林鹤庐远道而来,征集文章,邀请他人题诗和韵,展现了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对文化的贡献。

诗人自谦年老无力创作,但感激收到林鹤庐的书信,其中包含林家几代人深厚的书香氛围,以及其家族成员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诗中还提到了林家后代在教育领域的成就,以及家族在社会变迁中的持续繁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林家积善余庆的喜悦,认为这种美德将永远流传,并成为家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强调了善行的重要性,认为它们应当被长久地表彰和记录,供后人学习和借鉴。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林鹤庐及其家族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颂扬,体现了对知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作者介绍

郑国藩
朝代:清   字:晓屏   号:似园老人   籍贯:潮州

郑国藩(一八五七—一九三七),字晓屏,号似园老人。潮州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郑国藩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猜你喜欢

船泊无锡

扬帆百馀里,警跸惠山泉。

竹倚青松外,藤悬秀岭巅。

垂杨初匝幔,新藻写澄渊。

惟爱此清洁,开言点素笺。

(0)

军中夜尝擐甲达旦

四山风静建旌旄,帐外沙明片月高。

除逆安民非得已,终宵擐甲敢言劳。

(0)

挽大行皇后诗四首·其三

音容悲渐远,涕泪为谁流。

女德光千祀,坤贞应九州。

凉风销夜烛,人影散琼楼。

叹此平生苦,频经无限愁。

(0)

登卧龙山越望亭

周览山川历井疆,越峰突兀见青苍。

争流万壑通城郭,一一看来在下方。

(0)

经泰山之麓

耸巘高峰记昔攀,春回瀑水响潺潺。

万层石级云霄上,千里烟村缥缈间。

暂驻犹然思往事,凭陵直欲小人寰。

朱旗翠葆疏林外,已见巍巍俯众山。

(0)

巡历塞北杂咏四首·其三

职方风土有遗书,问俗今还一驻车。

禾黍近来耕稼满,烟锄云锸遍新畬。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