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悲渐远,涕泪为谁流。
女德光千祀,坤贞应九州。
凉风销夜烛,人影散琼楼。
叹此平生苦,频经无限愁。
音容悲渐远,涕泪为谁流。
女德光千祀,坤贞应九州。
凉风销夜烛,人影散琼楼。
叹此平生苦,频经无限愁。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皇后的深切哀思与缅怀之情。诗中以“音容悲渐远”开篇,点明了对逝者音容笑貌的怀念,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情感愈发深沉,难以言表。接着,“涕泪为谁流”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对皇后的哀悼联系起来,表达了因失去皇后而产生的无尽悲伤。
“女德光千祀,坤贞应九州”两句,赞美了皇后的美德如同日月之光,照耀千年,她的品德和贞节影响着整个国家。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皇后的美德比作光照千年的日月,形象地表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凉风销夜烛,人影散琼楼”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凉风吹过,夜烛熄灭,琼楼空荡,人影散去,象征着皇后的离世给人们带来的孤独与失落感。这一场景既渲染了哀伤的氛围,也暗示了皇后的离去对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
最后,“叹此平生苦,频经无限愁”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后一生所经历的苦难和无尽忧愁的感慨。这句话不仅是对皇后的同情,也是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对皇后的深切哀悼和对她美德的崇高颂扬,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命运的哲理性思考。
堂下有竹埭,尚缺五六竿。
却嫌少清听,岂虑碍远看。
趁此膏雨足,兼之暑未残。
移来青山曲,随见绿阴团。
斜拂凌云松,低临溘露兰。
汀芦与池苇,欲效良云难。
不肯裁为箫,空期凤下坛。
不肯持作钓,富春江上寒。
愿学蓝田上,种出千琅玕。
劲节从此申,生机实未阑。
秋原馺娑一鸣鞭,远入烟堤近柳前。
横过绿残红重岭,俯看云白菊黄天。
幞头导中诚堪笑,连网周阹未是田。
历览西成堪额庆,敢忘兢业诩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