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兹敞高亭,磴道绕千蹋。
江山接平远,百里俱会合。
人间最佳景,窗户供远纳。
烟云互蔽亏,虫鸟相应答。
吟笺摘奇胜,画笔写纷杂。
安得日从公,短屐手自蜡。
谁兹敞高亭,磴道绕千蹋。
江山接平远,百里俱会合。
人间最佳景,窗户供远纳。
烟云互蔽亏,虫鸟相应答。
吟笺摘奇胜,画笔写纷杂。
安得日从公,短屐手自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的山水风景画。诗人站在高耸的亭台上,俯瞰着蜿蜒曲折的磴道,这些道路像是千军万马绕指柔般围绕在千仞的岩石之下。江山一览无余,与远方的地平线相接,宛如百里之内的一切景物都汇聚在眼前的画卷中。
"人间最佳景,窗户供远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享受,将这种美丽的风景视作人间难得的绝景,从容不迫地将其收入心中或是画布之上。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一种自然与生命共鸣的和谐状态,烟云在天际相互掩映,而虫鸟之间也似有对话,诗人则以吟咏和笔墨捕捉这种奇妙胜境,尽情地将这纷繁复杂的景象描绘下来。
最后,"安得日从公,短屐手自蜡"两句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愿望,希望每天都能像今天这样,从容不迫地享受这份美好,将时间耗费于闲适之中,而不是急促而过。同时,"短屐手自蜡"也许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珍惜和节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生命情趣的捕捉,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怀与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