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预杨公国士知,延陵应得我题碑。
人间已悟黄粱梦,泉下谁寻古剑诗。
邕管已闻图像祭,广源无复纳降旗。
水禽山鸟无人意,独解飞鸣不解悲。
同预杨公国士知,延陵应得我题碑。
人间已悟黄粱梦,泉下谁寻古剑诗。
邕管已闻图像祭,广源无复纳降旗。
水禽山鸟无人意,独解飞鸣不解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复作过商翁墓(其三)》。诗中以沉郁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联“同预杨公国士知,延陵应得我题碑”,诗人回忆与友人共同参与的活动,表达了对友人作为国士的敬仰,并暗示友人死后,自己将为他题写墓碑,表达悼念之情。
颔联“人间已悟黄粱梦,泉下谁寻古剑诗”,运用典故,以“黄粱梦”比喻人生短暂,感叹世事如梦;“古剑诗”则暗指友人之才,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追忆与惋惜。
颈联“邕管已闻图像祭,广源无复纳降旗”,描述了友人去世后,人们在邕管为其画像祭祀的情景,以及广源之地不再有敌军投降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影响之深远。
尾联“水禽山鸟无人意,独解飞鸣不解悲”,以自然界的水禽山鸟无人在意,只有它们能理解彼此的飞鸣,却无法表达内心的悲痛,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去世的哀伤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情悼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公家大府临紫陌,行马当门森画戟。
华馆香凝锦绣帷,此轩何事名清白。
轩内琴书清几席,轩前池水涵虚碧。
退朝归来白日閒,燕坐忘言心自适。
不似金张许史家,斗鸡走马相矜誇。
美人半醉弹琵琶,银烛夜夜烧彤霞。
关西昔有杨夫子,清白传家照青史。
公今富贵当盛年,独抱遗风有如此。
山之高兮益穹窿,水之深兮更清泚。
丈夫勋业在青冥,岂独传家清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