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乐连三月,渔樵亦醉吟。
桑麻须日力,花絮识春深。
飘泊惊时变,文章信陆沉。
故园渺天末,无限欲归心。
行乐连三月,渔樵亦醉吟。
桑麻须日力,花絮识春深。
飘泊惊时变,文章信陆沉。
故园渺天末,无限欲归心。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晚景中的一派生机与淡淡的思乡之情。首句“行乐连三月”,点明了时间跨度,春天的欢乐持续了三个月之久,营造出一种悠长而愉悦的氛围。接着,“渔樵亦醉吟”一句,将渔人和樵夫也融入到这欢乐的氛围中,他们虽是平凡的劳动者,却也享受着自然的馈赠,以吟唱表达内心的喜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桑麻须日力,花絮识春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农事活动与自然景象。农民们辛勤地照料着田间的桑树与麻田,而花絮的飘落则标志着春天的深入,暗示着生命的繁衍与季节的更替。这里不仅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勤劳,也蕴含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飘泊惊时变,文章信陆沉。”这两句转而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随着季节的变化,万物都在经历着成长与衰败的过程,诗人通过“飘泊”一词,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敏感与忧虑。同时,“文章信陆沉”可能暗含了对文人志士在世道艰难中的处境的同情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患意识。
最后,“故园渺天末,无限欲归心。”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渴望回归的情感。在春天的美景与深沉的思考之后,这种情感显得尤为强烈,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家的依恋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自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东桥老人田野客,一生爱酒肠腹窄。
春来忽到罗含家,银瓮盈盈摇琥珀。
倾壶便饮不须劝,连举兕觥过累百。
据案狂歌惊四邻,但笑诸公太拘迫。
玉山欹仄夜方归,不寐坐倚平泉石。
天明始觉中圣人,眼光错莫乱朱碧。
地如车轮忽旋转,欲立还惊足盘躄。
黄公临垆复召我,安得奋飞生羽翮。
乃思旨酒古有戒,人生乐极终何益。
赫赫明明,天子攸行。以修肇褅,以对于上帝。
天子至止,观牲于郊。龙旂交交,马鸣萧萧。
帝至于郊,于赫有临。载穆载钦,曰岁事是歆。
帝降于圉,牺人脱楅。羊牛鹿豕,■■濯濯。
濯濯甡甡,翔帝之圉。其牲孔硕,甫甫麌麌。
城人伐鼓,帝至郊所。干旄淠淠,虎士孔武。
乘彼大路,八鸾与与。昭于万邦,光于皇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