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坂怯肩舆,引绠两行犹弱。
几日牵船岸上,只蒲帆难著。
一声碧月大堤头,旧梦定谁托。
何似春风天半,挽秋千红索。
峻坂怯肩舆,引绠两行犹弱。
几日牵船岸上,只蒲帆难著。
一声碧月大堤头,旧梦定谁托。
何似春风天半,挽秋千红索。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乘坐轿子时沿途所见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过往记忆的追忆。
“峻坂怯肩舆”,开篇即以“峻坂”形容山路的险峻,而“怯肩舆”则表达了在这样的路途上乘坐轿子的不安与谨慎。“引绠两行犹弱”,进一步描述了轿夫们在艰难的山路上行走的情景,他们拉绳前行,显得格外吃力。这一句通过“两行”和“犹弱”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劳动者的辛劳与坚韧。
“几日牵船岸上,只蒲帆难著”,转而描写水路的场景。这里使用了“牵船”和“蒲帆”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岸边等待起航的场景。然而,“难著”二字暗示了某种阻碍或困难,可能是指天气、水流或是其他因素使得船只难以顺利出发,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故事性。
“一声碧月大堤头,旧梦定谁托”,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夜晚的景色。在月光如水的大堤上,传来了一声悠长的声响,仿佛是远方传来的呼唤或是内心的独白。这句中的“碧月”不仅描绘了月色的美丽,也象征着一种宁静与超脱。而“旧梦定谁托”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事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对自然风光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庐陵四公子,吾及识其半。
叔也英达人,平易亦精悍。
于时吾始壮,败壁不涂墁。
孤身客东都,转食诸公馆。
时来扣君门,百过不留难。
倾心倒囊笈,燕语彻昏旦。
磬折晚为亲,少得而多患。
相过汝颍上,岁月不胜难。
君才得公馀,十日而千万。
舌端悬日月,笔下来江汉。
此行不寻常,谈者方一贯。
逸足宁小试,宝刀当立断。
用意不崎岖,欲得忘挟弹。
卧念平生亲,稍作春冰泮。
因声督张秦,书来不应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