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子念蒲东,又委星郎养育功。
昨日隼旟辞阙下,今朝珠履在河中。
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
不及政成应入拜,晋州何足展清通。
太平天子念蒲东,又委星郎养育功。
昨日隼旟辞阙下,今朝珠履在河中。
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
不及政成应入拜,晋州何足展清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途中献晋州孟中丞》。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旅途中向晋州的孟中丞表达敬意和赞美之情。
"太平天子念蒲东,又委星郎养育功。" 这两句表明帝王对边疆地区的关怀,以及官员们在这些地方所做出的贡献。这里的“蒲东”可能指的是边远的地方,“星郎”则是对官吏的一种尊称。
"昨日隼旟辞阙下,今朝珠履在河中。"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行进的场景,昨天还在宫殿之下告别,现在已经穿着装饰华美的鞋子踏入河中的情形,显示出诗人的旅途正在进行中。
"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 这两句用了历史上的两个文学家庾信和袁宏来比喻。庾信曾在江陵筑楼赏月,袁宏则因其才华被称颂。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晋州孟中丞的敬仰之情,就如同古人对文学家的崇拜。
"不及政成应入拜,晋州何足展清通。"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孟中丞治理有方、政绩显著的赞赏。诗人认为自己的微薄才华不足以与其相比,只能在心中默默崇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晋州孟中丞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文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