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青牛,引白犊。向曹溪深处,往来相逐。
更时时、卧月眠云,疏凡间草木。餐三阳,投九畜。
子母温柔,免劳看牧。
待一朝、得赴蓬瀛,显本来面目。
个青牛,引白犊。向曹溪深处,往来相逐。
更时时、卧月眠云,疏凡间草木。餐三阳,投九畜。
子母温柔,免劳看牧。
待一朝、得赴蓬瀛,显本来面目。
这首元代马钰的《清心镜·赠刘先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画面。诗人以青牛和白犊为载体,象征着刘先生的隐逸生活。"个青牛,引白犊",形象地展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仿佛在引导着纯洁的心灵深入曹溪(佛教圣地)的深处,寻求内心的清净。"卧月眠云,疏凡间草木",进一步描绘了刘先生超脱尘世,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餐三阳,投九畜",这里的"三阳"可能暗指道家的阳气,"九畜"则可能象征着生活的丰足,表达对刘先生清心寡欲、自给自足的赞赏。"子母温柔,免劳看牧",赞美刘先生的慈爱与自在,无需过多操劳于世俗之事。
最后,诗人祝愿刘先生有朝一日能如仙人般"得赴蓬瀛",即仙境,实现心灵的解脱,展现出其本来的超凡面目。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表达了对刘先生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其理想生活的向往。
若人大槐中,不作蝼蚁梦。
春风鬓须绿,文字凌屈宋。
昨朝我访之,杯酒颇自奉。
鱼虾杂淮海,狼藉蔬果众。
妍谭到嘲谑,嘉我一笑共。
末言神仙事,于世本无用。
但可于世人,矫首飞鸿送。
故公所言者,大抵静观动。
胡能更八十,异日亦高冢。
绝怜稽山下,不逐梅笋贡。
堂前谩名龟,堂下或歌凤。
寿公晚唐衣,聊为吾道重。
梅花骨相本通仙,何况苔枝缀玉鸾。
如著官袍更潇洒,不应将作女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