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安桥》
《万安桥》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万安桥在泉南郡,骢马来时踏淼茫。

群柱直排沧海浪,夹阑横截洛阳江。

荔花洲岛春风暖,榕叶亭台晓日苍。

浩想蔡公能济险,转因驱石笑秦皇。

(0)
注释
万安桥:地名,可能是一座桥梁。
泉南郡:古代行政区划,可能指泉州南部地区。
骢马: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淼茫: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沧海浪:形容大海的波涛。
夹阑:两侧有栏杆的建筑。
荔花洲岛:可能是一个以荔枝花闻名的小岛。
榕叶:榕树的叶子,常用于形容南方的热带风情。
蔡公:未指明具体人物,可能是历史上有类似事迹的人物。
济险:渡过难关或危险。
驱石笑秦皇:讽刺秦始皇试图填海的荒谬行为。
翻译
万安桥位于泉南郡,骢马驰过时踏过广阔水面。
众多柱子直插海浪中,栏杆横跨洛阳江两岸。
荔花洲岛上春风和煦,榕树下的亭台沐浴着清晨的苍茫阳光。
遥想蔡公能够渡过艰难险阻,不禁笑秦始皇驱石填海的举措。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万安桥》描绘了位于泉南郡的一座壮观桥梁。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万安桥的雄伟气势。"骢马来时踏淼茫"一句,以马儿过桥的场景烘托出桥面的宽阔和水面的浩渺。接下来的"群柱直排沧海浪,夹阑横截洛阳江"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桥体结构的稳固,仿佛能抵挡住大海的波涛和江水的冲击。

诗人又借荔花洲岛的春风和榕叶亭台的晓日,营造出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与桥的刚劲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韵味。最后,诗人通过联想历史人物蔡公和秦始皇,表达了对桥梁建造者的敬仰以及对秦始皇修筑长城劳民伤财的讽喻,寓含深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示了万安桥的壮丽景象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火后寄诠老

搀枪堕九霄,列缺乱阡陌。

西城若黔庐,东墟已堆甓。

幽栖仅容膝,隐市意自适。

天公不我相,同此编户厄。

平生一丘壑,未信天地窄。

终焉感穷途,万虑集中夕。

载观宇宙内,在在等公宅。

鄙夫六尺躯,俯仰叹逼仄。

炙手事当路,快意已烂额。

野子今兀然,乘除付陈迹。

此身亦何有,而复身外惑。

相逢肯分山,试面九年壁。

(0)

喜迁莺·其三

霜凝雪冱,正斗标临丑,三阳将近。

万木凋零,群芳消歇,禁苑有梅初盛。

异香似薰沈水,素色端如玉莹。

人尽道,第一番,天遣先占春信。标韵。尤耿耿。

月观水亭,谁解怜疏影。

何逊扬州,拾遗东阁,一见便生清兴。

望林止渴功就,不数夭桃繁杏。

岁寒意,看结成秀子,归调商鼎。

(0)

谒金门

休只坐。也去看花则个。明日满庭红欲堕。

花还愁似我。索性痴眠一和。凭个梦儿好做。

杜宇不知春已过。枝头声越大。

(0)

菩萨蛮.讽词

昔年曾伴花前醉。今年空洒花前泪。花有再荣时。

人无重见期。故人情义重。不忍营新宠。

日月有盈亏。妾心无改移。

(0)

夏云峰

昨日看花花正好,枝枝香嫩红殷。

(0)

极相思

一番雨过横塘。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