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桥在泉南郡,骢马来时踏淼茫。
群柱直排沧海浪,夹阑横截洛阳江。
荔花洲岛春风暖,榕叶亭台晓日苍。
浩想蔡公能济险,转因驱石笑秦皇。
万安桥在泉南郡,骢马来时踏淼茫。
群柱直排沧海浪,夹阑横截洛阳江。
荔花洲岛春风暖,榕叶亭台晓日苍。
浩想蔡公能济险,转因驱石笑秦皇。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万安桥》描绘了位于泉南郡的一座壮观桥梁。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万安桥的雄伟气势。"骢马来时踏淼茫"一句,以马儿过桥的场景烘托出桥面的宽阔和水面的浩渺。接下来的"群柱直排沧海浪,夹阑横截洛阳江"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桥体结构的稳固,仿佛能抵挡住大海的波涛和江水的冲击。
诗人又借荔花洲岛的春风和榕叶亭台的晓日,营造出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与桥的刚劲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韵味。最后,诗人通过联想历史人物蔡公和秦始皇,表达了对桥梁建造者的敬仰以及对秦始皇修筑长城劳民伤财的讽喻,寓含深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示了万安桥的壮丽景象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搀枪堕九霄,列缺乱阡陌。
西城若黔庐,东墟已堆甓。
幽栖仅容膝,隐市意自适。
天公不我相,同此编户厄。
平生一丘壑,未信天地窄。
终焉感穷途,万虑集中夕。
载观宇宙内,在在等公宅。
鄙夫六尺躯,俯仰叹逼仄。
炙手事当路,快意已烂额。
野子今兀然,乘除付陈迹。
此身亦何有,而复身外惑。
相逢肯分山,试面九年壁。
霜凝雪冱,正斗标临丑,三阳将近。
万木凋零,群芳消歇,禁苑有梅初盛。
异香似薰沈水,素色端如玉莹。
人尽道,第一番,天遣先占春信。标韵。尤耿耿。
月观水亭,谁解怜疏影。
何逊扬州,拾遗东阁,一见便生清兴。
望林止渴功就,不数夭桃繁杏。
岁寒意,看结成秀子,归调商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