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群玉府,密迩日月光。
夐与尘世隔,恍如白云乡。
李侯好古士,来自天一方。
峨冠英俊林,掉鞅翰墨场。
著庭秉直笔,省户推望郎。
高情遽勇退,远业真难量。
黎庶多困穷,抚摩仗循良。
鹰鹯岂不鸷,凤鸟乃嘉祥。
生财固有道,视民当如伤。
宁乏强敏称,毋令本根戕。
仁圣子万姓,迩遐如一堂。
贤牧著声绩,玺书随褒扬。
我归伏茅荆,翘首观高翔。
道山群玉府,密迩日月光。
夐与尘世隔,恍如白云乡。
李侯好古士,来自天一方。
峨冠英俊林,掉鞅翰墨场。
著庭秉直笔,省户推望郎。
高情遽勇退,远业真难量。
黎庶多困穷,抚摩仗循良。
鹰鹯岂不鸷,凤鸟乃嘉祥。
生财固有道,视民当如伤。
宁乏强敏称,毋令本根戕。
仁圣子万姓,迩遐如一堂。
贤牧著声绩,玺书随褒扬。
我归伏茅荆,翘首观高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燮为送别友人李鸣凤使君而作,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期许。首句“道山群玉府,密迩日月光”描绘了李鸣凤高尚的品质如同道山中的美玉,接近日月的光辉,象征其纯洁和尊贵。接下来的“夐与尘世隔,恍如白云乡”进一步强调他超凡脱俗,犹如身处仙境。
诗人称赞李鸣凤“峨冠英俊林,掉鞅翰墨场”,赞扬他的才学和仪表。在朝廷中,他公正无私,“著庭秉直笔,省户推望郎”,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操守。然而,面对官场的复杂,他却能毅然退隐,“高情遽勇退,远业真难量”,显示出淡泊名利的君子风范。
诗中提到“黎庶多困穷,抚摩仗循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期待李鸣凤以仁政为民,如同鹰鹯虽猛,但凤鸟才是吉祥的象征。接着强调理财之道应以人为本,“生财固有道,视民当如伤”,希望他既能理财又能体恤百姓。
最后,诗人祝愿李鸣凤如同仁圣之子,无论远近皆能施恩于民,成为贤明的地方官员,其政绩将得到朝廷的认可和赞扬。“贤牧著声绩,玺书随褒扬”是对他的未来成就的肯定。诗人以“我归伏茅荆,翘首观高翔”表达自己虽退居山野,但仍关注着友人的飞黄腾达,寄予深厚的情谊和期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