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晓阁妆螺子。山木倒开蛮镜里。
笔床闲写竹衣红,书带自垂藤菜紫。
机头小轴穿花绮。纂就散丝盈络纬。
秋波千顷照芙蓉,无数彩云江畔起。
吴山晓阁妆螺子。山木倒开蛮镜里。
笔床闲写竹衣红,书带自垂藤菜紫。
机头小轴穿花绮。纂就散丝盈络纬。
秋波千顷照芙蓉,无数彩云江畔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吴山晓阁的美丽画面。"妆螺子"可能指的是女子在阁楼上精心打扮,如同螺壳般精致。"山木倒开蛮镜里"则以奇特的视角,比喻山木倒映在水中或镜中,犹如蛮族的镜子,增添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两句,"笔床闲写竹衣红,书带自垂藤菜紫",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出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他们在闲暇时用红色的竹笔书写,书带上的藤菜颜色则是紫色,营造出宁静而雅致的氛围。
"机头小轴穿花绮"描绘的是织机上精美的图案,如同繁花锦簇,暗示了女子的巧手和精致的纺织技艺。"纂就散丝盈络纬"进一步强调了纺织过程的细腻与繁复。
最后两句"秋波千顷照芙蓉,无数彩云江畔起"以壮丽的自然景象收尾,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开阔的江面,满眼的秋水如镜,荷花盛开,仿佛有无数彩云在江畔升起,构成了一幅动态而绚丽的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山晓阁的景致,以及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同时融入了自然景色,展现了清代文人墨客的审美趣味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