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多端的似无愁,何况周行苦滞留。
芦簄月连银界晓,榆关寒护玉峰秋。
挑灯屡作闻鸡舞,看剑长思跃马游。
从古封侯欠英杰,幽燕终欲笑谈休。
愁多端的似无愁,何况周行苦滞留。
芦簄月连银界晓,榆关寒护玉峰秋。
挑灯屡作闻鸡舞,看剑长思跃马游。
从古封侯欠英杰,幽燕终欲笑谈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英杰之士的怀念与赞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无限憾惜。
"愁多端的似无愁,何况周行苦滞留。" 开篇两句通过反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忧虑和不尽之感。尽管外表看似平静,但实则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苦恼和留恋。
"芦簔月连银界晓,榆关寒护玉峰秋。"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月光如水,芦花在清晨的露珠中闪耀着银白色的光辉,而远处的山关则被严冷的气候所笼罩。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挑灯屡作闻鸡舞,看剑长思跃马游。"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向往之情。他仿佛能听到古时武士凌晨练习剑舞的声音,心中充满了跃马横刀、纵横天下的激烈情感。
"从古封侯欠英杰,幽燕终欲笑谈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以及希望能够在幽深的燕地找到一丝慰藉和欢乐。这里的“封侯”指的是古代因军功被封为侯爵的英杰人物,而“幽燕”则是北方边塞地区的别称,诗人渴望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英雄辈出的地方找到心灵的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英杰之士的无限怀念,以及个人的豪情壮志与孤寂凄凉的情感交织。
清泉百丈飞幽壑,茅屋人家隔丛薄。
白云在水树在空,漠漠晴烟下寥廓。
断鸿几点去无迹,黄叶一林寒欲落。
斜阳何处认前村,隐见危桥傍山郭。
先生画笔冠当代,八尺生绡气磅礴。
不须平远袭倪黄,能以清空见镵削。
秋窗对此足清胜,瑟瑟轻寒生绣箔。
掩图不敢挂虚堂,恐有红尘一分著。
杜鹃唤春归,和风吹芳芷。
何堪对斯景,把酒送吾子。
分手即天涯,惜此须臾晷。
别绪如茧丝,柔情似潭水。
离怀寄孤鸿,相思托双鲤。
征途勉加餐,努力拾青紫。
上慰高堂亲,下酬贤伯氏。
君行既雅醇,君才复俊美。
但保金石心,豪门勿投趾。
桃李易凋残,松柏岂朝萎。
行矣勿悲嗟,风云自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