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发郎潜不计年,却寻丹灶味灵篇。
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
晓案祇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
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
绿发郎潜不计年,却寻丹灶味灵篇。
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
晓案祇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
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绿发郎潜不计年,却寻丹灶味灵篇。”这两句表明诗人希望像仙人一样长生不老,潜心修炼,不再计较世俗的岁月,同时寻找仙药,研究仙法,以求得长生之道。
“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这里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诗人希望像华山之云一样自由自在,而彭泽则是古代隐逸之地,横琴而坐,不用琴弦,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达观忘机的心境。
“晓案祇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清晨与夜晚自然之美的享受,沆瀣和潺湲都是溪流声响,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清晨品味食物,在夜晚欣赏水声的景象。
“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隐居起来,如同金门之内的贵客一般,而不是世俗中的官吏。同时,他期待着像地仙一样拥有超凡的能力和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清净自守、高尚脱俗的理想状态的表达。
君不见太行山,云挂长空镇日闲。
一从狄公归望眼,至今认作思亲颜。
又不见忘忧草,品题亦是闲花藻。
自入诗家作母看,顿令孝子皆珍宝。
此图试问何所为,无乃取象亦于斯。
郑君低头为我语,母生正值梅花时。
只今离母又几载,见花宛若见母态。
陟屺翩鵻日日心,此心但愿花相对。
嗟哉郑君能孝思,比德拟类绝妙奇。
清香真是幽閒德,红艳应同淑媛姿。
绛纱帐暖春先入,玉颜对醉流霞色。
独立风前笑雪霜,万紫千红皆敛迹。
江南信是花卉魁,等閒结子亦奇哉。
蚤年已见登庙堂,材大终须调鼎台。
红梅红梅花常开,愿与蟠桃归去来。
《题红梅图为大行人郑士达思亲作》【明·王缜】君不见太行山,云挂长空镇日闲。一从狄公归望眼,至今认作思亲颜。又不见忘忧草,品题亦是闲花藻。自入诗家作母看,顿令孝子皆珍宝。此图试问何所为,无乃取象亦于斯。郑君低头为我语,母生正值梅花时。只今离母又几载,见花宛若见母态。陟屺翩鵻日日心,此心但愿花相对。嗟哉郑君能孝思,比德拟类绝妙奇。清香真是幽閒德,红艳应同淑媛姿。绛纱帐暖春先入,玉颜对醉流霞色。独立风前笑雪霜,万紫千红皆敛迹。江南信是花卉魁,等閒结子亦奇哉。蚤年已见登庙堂,材大终须调鼎台。红梅红梅花常开,愿与蟠桃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31PjALnp4.html
燕京兆判荆州彦,玉壶秋湛朱弦练。
出入经营凡几年,政成事治民称便。
一朝天子旌循良,恩被双亲已显扬。
龙函紫诏昭文彩,堂封宿草顿生光。
到头事业得如此,子职不亏臣职理。
天高地阔终无穷,日夜东流江汉水。
自从孔氏后,源流渐失真。
寥寥千馀年,继者胡无人。
卓哉朱仲晦,崛起传瓯闽。
抗志集诸儒,精义以入神。
森然罗众星,绕天尊北辰。
秋高云雾敛,皓皓日上轮。
人文乃昭著,斯道亦复新。
嗟我生也晚,有志未得伸。
终日抱遗经,好古徒泥陈。
今来拜祠下,瞻仰增殷勤。
愿从诚敬门,策励以相亲。
秋尽朔风凉,虚襟玩玉堂。
地幽人迹静,楼回树阴长。
六籍凭舒卷,三台烈纪纲。
仰瞻奎壁粲,俯叹海天茫。
铃索时闻响,文章日漱芳。
清如归阆苑,高讶并文章。
不数神仙贵,常沾雨露香。
立身惭劾鹄,挟筴笑亡羊。
铁石劳椎凿,糠秕费播扬。
壮岁不再得,明时宜自强。
驾言策吾马,永矣共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