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高城见此楼,乾坤千古水东流。
长鲸一去青山老,黄鹤空馀碧树秋。
醉眼不观尘世事,赪肩谁任庙堂忧。
放歌楼下君休笑,秪恐前身是若俦。
突兀高城见此楼,乾坤千古水东流。
长鲸一去青山老,黄鹤空馀碧树秋。
醉眼不观尘世事,赪肩谁任庙堂忧。
放歌楼下君休笑,秪恐前身是若俦。
这首诗描绘了太白楼的壮丽景象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联“突兀高城见此楼,乾坤千古水东流”以磅礴之势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宏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之中。高耸的城楼映衬着浩瀚的天地,千年的江水流淌不息,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永恒。
颔联“长鲸一去青山老,黄鹤空馀碧树秋”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长鲸的离去,青山因此而显得苍老,黄鹤虽已不见,但碧绿的树木在秋天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自然的循环与不变。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变迁的感慨。
颈联“醉眼不观尘世事,赪肩谁任庙堂忧”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政治、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诗人似乎在说,他以醉眼看待世间纷扰,不愿卷入其中,但又有谁能真正承担起庙堂之上的忧国忧民之责呢?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尾联“放歌楼下君休笑,秪恐前身是若俦”则是诗人情感的释放与自我安慰。他邀请楼下的人不要嘲笑他的放歌,因为他担心自己可能是前生的某个同类,有着相似的情怀与命运。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宽慰,也是对自己情感的认同与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太白楼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自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