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磨墨谩论车,风字偏坳玉斗斜。
喜有山灵藏旧物,幻成蟾影照圆沙。
活鸲眼好童谣误,死马肝真帝语赊。
辜负海深天阔样,玉堂何似竹篱家。
不宜磨墨谩论车,风字偏坳玉斗斜。
喜有山灵藏旧物,幻成蟾影照圆沙。
活鸲眼好童谣误,死马肝真帝语赊。
辜负海深天阔样,玉堂何似竹篱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方孚若惠端溪砚》。诗人以砚台为题,通过对砚台的细致描绘和联想,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首句“不宜磨墨谩论车”,形象地描述了砚台的珍贵,不宜随意使用,暗示了方孚若赠送的砚台非同寻常。接下来,“风字偏坳玉斗斜”描绘砚台的形状,如玉斗般精致,且带有独特的风字纹路。
“喜有山灵藏旧物,幻成蟾影照圆沙”两句,将砚台比喻为山中灵物,寓意其历史悠久,如同月光映照在沙上,增添了神秘与诗意。诗人感慨于砚台背后的历史积淀,仿佛能看到古老的故事。
“活鸲眼好童谣误,死马肝真帝语赊”一句,运用典故,指出砚台虽非实物,但其价值如同活灵活现的传说,令人信服。最后一句“辜负海深天阔样,玉堂何似竹篱家”,诗人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拥有珍贵的玉堂(可能指华丽的书房),也比不上竹篱茅舍的自然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砚台这一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