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门送客,侧身西望长嗟。
算万里功名,几番风雨,何限云沙。
相看已过半百,甚年年、各在一天涯。
秋气偏催过雁,疏烟细点归鸦。旌旗未卷鬓先华。
清泪落悲笳。问蜀道登天,锦城虽好,得似还家。
关心老来婚嫁,要与余、邻屋共烟霞。
到□征西车马,轮他杜曲桑麻。
又东门送客,侧身西望长嗟。
算万里功名,几番风雨,何限云沙。
相看已过半百,甚年年、各在一天涯。
秋气偏催过雁,疏烟细点归鸦。旌旗未卷鬓先华。
清泪落悲笳。问蜀道登天,锦城虽好,得似还家。
关心老来婚嫁,要与余、邻屋共烟霞。
到□征西车马,轮他杜曲桑麻。
这首元好问的《木兰花慢·送亲家丈问梦纲》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的词作。开篇以送别亲友起笔,诗人侧身西望,感叹万里功名的艰辛与漂泊不定,如同风雨中的云沙,充满了沧桑感。接着,诗人感慨岁月匆匆,自己与亲人渐行渐远,年华易逝,秋风中大雁南飞,乌鸦归巢,更添离别之愁。
词中“问蜀道登天”一句,借用了李白《蜀道难》的意象,表达了对亲家丈归乡之路的关切,即使锦城繁华,也比不上回家的温暖。诗人关心着老年的婚嫁之事,希望能与亲朋共享晚年宁静的田园生活,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
最后,诗人想象着自己无法亲自归乡,只能期待他人的车马经过杜曲,带回家乡的桑麻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质朴,展现了元好问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人世沧桑的深刻理解。
岂易及归荣,辛勤致此名。
登车思往事,回首勉诸生。
路绕山光晓,帆通海气清。
秋期却闲坐,林下听江声。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
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
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
美景向空尽,欢言随事销。
忽听金华作,诚如玉律调。
南宫尚为后,东观何其辽。
名数虽云隔,风期幸未遥。
今来重馀论,怀此更终朝。
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
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
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
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
数曲迷幽嶂,连圻触闇泉。
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
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
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