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吟阑傍野塘,古谯莲漏滴更长。
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深鹤梦凉。
坐挹水风侵袂冷,眠分花露满身香。
浩歌欲Y明河去,醉唤天孙织锦裳。
徙倚吟阑傍野塘,古谯莲漏滴更长。
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深鹤梦凉。
坐挹水风侵袂冷,眠分花露满身香。
浩歌欲Y明河去,醉唤天孙织锦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独特魅力。首句“徙倚吟阑傍野塘”,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野外池塘边的情景,以“徙倚”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接着,“古谯莲漏滴更长”一句,通过古老的钟楼滴答的钟声,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深鹤梦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冷,蟋蟀的叫声在静谧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而竹林深处,鹤儿似乎也进入了梦乡,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季节的变化融合在一起,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坐挹水风侵袂冷,眠分花露满身香”则描绘了诗人坐在水边的感受,微风吹过,带走了身体的寒意,而夜晚花露的香气则轻轻拂过肌肤,带来一丝丝的温暖与芬芳。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
最后,“浩歌欲Y明河去,醉唤天孙织锦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浪漫。他想要高歌一曲,穿越银河,仿佛要与天上的织女对话,邀请她一同编织美丽的衣裳。这种想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津亭东望生风波,隤阳西下无停梭。
几回思归归不得,日手短墨窗中磨。
偶逐闲游访水利,六井塞断亡东坡。
凉风八月兼夜至,一洗花港稀留荷。
句留为此直无益,顾恋岂复缘黎涡。
平生出门罕穷独,豪气画壁歌黄河。
此行有若随嫁媵,诗谶恰应乌投罗。
三楹楼下鼠窥殡,夜见漆色黄成驼。
严官之途始畏绝,缩足退食甘委蛇。
著书未半忽昏卧,仰见梁燕先辞窠。
起来绕屋唤佣仆,立意作达徵亡何。
苍苔泠泠秋雨下,不饮恐被少陵呵。
手不持瓶头不笠,行李一肩松下息。
既非竺道生,亦非鸠摩什。
细摹面目揣精神,十年以前旧相识。
忆我与君初见时,地棘天荆无所之。
万里乡园那得返,一家生死不可知。
君于此中悟真谛,人世须臾皆梦寐。
果然打破利名关,一出危城便披剃。
野鹤孤云自往来,到处名蓝商位置。
金山殿宇纵成空,至竟江南名胜地。
打包行脚尚嫌劳,欲结茅庵谋小憩。
绘成一幅卓锡图,洒脱悠然见真意。
愧我从军屡及瓜,江尘碌碌走天涯。
会当料理芒鞋兼竹杖,从君妙高塔顶看烟霞。
抚序感霜露,朝出城西门。
湖山黯无色,不知天地春。
官堤萦鸟道,夹路披烟榛。
将军旧筑垒,乱石如云屯。
孤往十余里,破屋知荒村。
入山拜先陇,抔土犹如新。
贫家少封树,杂卉纷尚存。
前冈耸华表,郁郁谁家坟。
石马半倾蹋,松柏摧为薪。
败棺见残骼,拜扫嗟无人。
我辈赖先泽,虎口留余身。
惕惕冰渊戒,一线延千钧。
祖德傥能述,愧无华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