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明府茅冈杂咏·其五采菱渡》
《梁明府茅冈杂咏·其五采菱渡》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沃]韵

溪风生夕凉,古渡流寒玉。

时有采菱人,来唱采菱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菱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傍晚时分溪边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

“溪风生夕凉”,开篇即点出时间与氛围,傍晚时分,微风吹过溪面,带来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环境。这里的“夕凉”不仅指自然界的温度变化,也暗含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让人感受到一天即将结束的宁静与沉思。

“古渡流寒玉”,进一步描绘了溪水的清澈与流动之美。古渡口处,流水潺潺,仿佛是寒冷的玉石在缓缓流淌,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一句通过比喻,将水的清澈和流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悠久和自然景观的独特。

“时有采菱人,来唱采菱曲。”最后两句则将画面推向了生活化的场景。不时有采菱的人从远处走来,他们的欢声笑语与悠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幅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展现,成功地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既有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有生活气息的融入,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和徐魏叔见寄三绝·其三

独向心源识背趋,岂于身外较精粗。

凄其下视人间世,朝市区区地一夫。

(0)

次韵竹窗兄欲死叹

人生天地閒,所患在身死。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天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委顺则心安,长须此心理。

(0)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其三

富贵碧筒醉,褦襶火伞来。

何如溪山曲,一笛吹寒梅。

(0)

四月十一日与妇小酌玉莲花前有感

西湖西山坡,水乐洞之侧。

有池当轩绿,有花当夏白。

风润脉柔茎,午芳擅正色。

方来玉八瓣,圆中珠一的。

曾携真率杯,相看契清阒。

主人自城居,付与乘閒客。

回头一十年,今日为何日。

窗前小盆池,又见此花发。

花于我何心,我见花自恻。

老妻颇解事,一笑复太息。

胡为不自知,君已八十一。

洛阳白牡丹,杨家红芍药。

魂梦且不到,何独□怀昔。

□□垂头答,风雨天昏黑。

(0)

季秋入城郡人迎鲍王有感

满城呵道涨黄尘,仪卫森严亚玉宸。

幕帟游魂勋阀旧,鼓笳杀气谱家新。

西风儿戏知何世,末俗民心只有神。

兀坐僧窗增感慨,梁公已矣更谁人。

(0)

次韵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其四

锦制丈高底怕伤,手挥烦热坐清凉。

豁开心上平明镜,看破人间戏散场。

县里方将客醉白,台端只怕趣催黄。

梅花本是酸寒物,终累他年铁石肠。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