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千尺松,下有绿发龟。
流膏穿厚地,配此凌云姿。
隐见虽若殊,雪霜俱不移。
置身苟得地,共保千岁期。
迢迢千尺松,下有绿发龟。
流膏穿厚地,配此凌云姿。
隐见虽若殊,雪霜俱不移。
置身苟得地,共保千岁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高大挺拔的千尺松树,其根部长满了翠绿的苔藓,犹如一只绿发龟潜伏在地下。松脂流淌滋润着深厚的土壤,与松树的雄伟身姿相得益彰。尽管隐藏在地下的部分与显现在外的部分形态各异,但无论经受怎样的风雪洗礼,它都坚韧不移。诗人借此寓意,如果人们能像这松树一样找到适宜的环境,就能长久地保持其高尚品格和坚定立场,期待共享千年的岁月。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松树的坚韧与耐力,寄寓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我生岂无命,何为使我漂流天南海北陬。
日与腐儒小子论诗书,唇干口燥不得休。
谁言人生直如矢,苍苍反复曲如钩。
不见城中达官骑大马,杀人多者居上头。
会须觅取百个钱,日醉洞庭岳阳之酒楼。
俯观波涛千里横击,销我千古万古之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