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值南巡春仲月,轻舟必先溯梁溪。
无端一展石渠卷,陡忆群瞻跸路蹊。
过去江乡已渺渺,看来春霭尚凄凄。
宗苍那往惠山在,一例如同古画题。
每值南巡春仲月,轻舟必先溯梁溪。
无端一展石渠卷,陡忆群瞻跸路蹊。
过去江乡已渺渺,看来春霭尚凄凄。
宗苍那往惠山在,一例如同古画题。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题张宗苍惠山图》。诗中描绘了皇帝每年春天南巡时,必先乘舟溯流而上至梁溪的情景。当他看到宗苍所绘的惠山图,不禁回忆起当年随行队伍经过的道路,那些江乡景色已经遥远,而眼前的春雾却带来一丝凄迷之感。诗人感叹惠山虽在,但宗苍已逝,画面仿佛一幅古老的画卷,唤起了他对过去的深深怀念。整体而言,此诗以个人经历和情感融入对历史与艺术的感慨,展现了皇家巡游与文人墨客之间的文化联系。
粼粼水增波,叠叠云弄影。
昔誇春径妍,今爱秋塘静。
芳筵集宾彦,清宴除艳靓。
时当新雨馀,苍翠献林岭。
既忻冲抱舒,复快远目骋。
仰嘉钟鼎人,而乃眷箕颍。
深营察高趣,雅咏发沉景。
独使和者难,一夕愁欲瘿。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