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楼枕碧岭,小坐念居高。
望治心徒棘,勤民目久蒿。
言多后从面,疵或索吹毛。
即景怀惭恧,休云此避嚣。
山楼枕碧岭,小坐念居高。
望治心徒棘,勤民目久蒿。
言多后从面,疵或索吹毛。
即景怀惭恧,休云此避嚣。
这首诗名为《居高》,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山楼居高临下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思。
首句“山楼枕碧岭”,生动地描绘了山楼依偎在青翠的山岭之上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感觉。接着,“小坐念居高”一句,点明了诗人在此处小憩,思绪飘向远方的情境。
“望治心徒棘,勤民目久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治理国家的深切忧虑和对百姓辛勤劳作的感慨。他看到的是棘刺与蒿草,象征着国家治理的艰难和百姓生活的困苦,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言多后从面,疵或索吹毛。”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言论自由与批评的思考。他认为,过多的言语可能会导致误解,而批评者有时会过于苛求,甚至无端挑剔。这体现了他对社会言论环境的审慎态度。
最后,“即景怀惭恧,休云此避嚣。”诗人通过眼前的景色,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心态,感到羞愧。他希望人们不要因为逃避喧嚣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责任。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也有对个人修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长江从天来,意欲以地分。
西山避之逃,东山开为门。
木石所不捍,土沙固随奔。
东西两随海,势已无完坤。
如何中流居,独遏万里浑。
坤维赖系得,地灵烦窥扪。
不然已飘泊,两分不相存。
禹力所不除,天意固可论。
余欲沉九渊,下视万古根。
畏强激常情,中立爱此墩。
诗成欲谁和,感慨心徒烦。
清优四皓官,潇洒二疏颜。
直道空华发,明时独买山。
如闻元老议,尚恐软轮还。
谁是尘埃者,清风合自攀。
吾法元来不妄传,信知道法妙玄玄。
君家自是神仙种,管取儿孙代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