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一大限,生死一大梦。
时遇耦耕人,指点番人冢。
华夷一大限,生死一大梦。
时遇耦耕人,指点番人冢。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悲悯的情怀,描绘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不同文化之间共通性的探索。
“华夷一大限”,开篇即揭示出人类无论来自何种文化背景,在生命的终极面前都是平等的,暗示了生命的意义超越了种族和文化的界限。“大限”一词,既指生命的终结,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
“生死一大梦”,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探讨,将生与死视为一场梦境,强调了生命的虚幻和短暂。这种观点在古代哲学中并不罕见,如庄子的“齐物论”就表达了类似的思想,认为万物皆处于变化之中,包括生命本身。
“时遇耦耕人,指点番人冢。”这两句则转向了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描述。诗人偶遇耕作的农夫,他们或许代表了平凡而真实的生活,而“番人冢”则指向了不同文化或民族的历史遗迹。通过“指点”这一动作,诗人似乎在引导读者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足够关注那些与我们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体及其历史?这不仅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生与死、华与夷,以及对现实世界中个体与历史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共性的深切关怀。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生死的哲思之作,更是一次对人类存在本质的探索之旅。
桐叶霜乾,芦花风软,晚来一色清秋。
碧天无际,良夜月明楼。
瑞应长庚入梦,钟奇秀、特座贤侯。
堪夸处,雄姿英发,连箭射双雕。回头。
思往事,皂囊三进,豪气冲牛。
记前回凤诏,空下南州。
冷笑浮云坠甑,鲈鱼美、归老扁舟。
祝君寿,青山不尽,绿水自悠悠。
阊阖初开,羽葆来从,斗畔天南。
看长身玉立,精神耿耿,风姿冰冷,琼佩珊珊。
政数龚黄,才称屈宋,君合居其伯仲间。
犹堪庆,早恩沾令子,新著朝冠。东园。未即开藩。
且乡曲吾曹共往还。
向棋边几见,烂柯樵客,琴中时写,流水高山。
野鹤立阶,灵龟支坐,修竹梅花伴岁寒。
荣华事,有传家从橐,立上清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