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林》
《定林》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0)
注释
漱:清洗。
甘:甜的。
凉:使...清凉。
病齿:患病的牙齿。
旷:空旷,开阔。
息:平息。
烦襟:烦躁的心情。
屦:鞋子。
敷:铺开。
岩上:岩石之上。
云:云彩。
宿:过夜。
月:月亮。
相寻:寻找,相伴。
真乐:真正的快乐。
悲虫:悲伤的虫子。
好音:美妙的声音。
翻译
漱口的甘泉让病牙清凉,静坐让烦躁的心情平静。
于是脱下河边的鞋子,铺开岩石上的被褥休息。
只留下白云陪伴过夜,又恰好月亮前来相照。
真正的快乐并非无处寄托,悲伤的虫鸣也是一种美妙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定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闲适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颂的诗句。

“漱甘凉病齿”,意指用清凉的水洗刷牙齿,以缓解口中的不适;“坐旷息烦襟”,则形容诗人在户外坐着,深长地呼吸,用以排遣心中的烦躁。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寻找内心平静的意愿。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诗人随手解下脚上的草鞋,在岩石之上铺开自己的床褥,以此享受自然带来的清新与安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和融入感。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则是说诗人愿意留宿在有云彩漂浮的山谷之中,月亮依旧如约,与他共同度过夜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这两句意味着真正的快乐不是没有寄托的,而是即使是悲伤的小生命,也能从声音中找到喜悦。这一部分强调了自然界中一切生命都是相互关联的,即便是在悲哀之中也能发现美好的地方。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以淡雅的笔触,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追求心灵自由与平静的心境。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喜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再用前韵

千骑森森响铁衣,日上铜环四扇扉。

何妨指点银瓶索,直须倒著接篱归。

已邀明月三人共,更看红尘一骑飞。

何日渊明赋归去,晨光前路正熹微。

(0)

赠答渊侍者

沐猴著冠天所械,笑唾千金如一芥。

时时扣角咏三生,口业未除诗有债。

薨薨不作秋虫声,蔼蔼欲尽春云态。

平旦谁登大将坛,一军惊呼子光拜。

(0)

宿临川村舍

林壑已秋声,凉蝉又一鸣。

人间多古意,地僻有微行。

身老殊方去,愁牵百虑生。

途人夜相语,豺虎正纵横。

(0)

返魂梅次苏藉韵·其二

花开莫奏伤心曲,花落休矜称面妆。

只忆梦为蝴蝶去,香云密处有春光。

(0)

句·其六

欲问此根何处得。

(0)

岁除

索米长安久倦游,寂无杯盎洗牢愁。

岁除借问除何事,除尽朱颜与黑头。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