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定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闲适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颂的诗句。
“漱甘凉病齿”,意指用清凉的水洗刷牙齿,以缓解口中的不适;“坐旷息烦襟”,则形容诗人在户外坐着,深长地呼吸,用以排遣心中的烦躁。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寻找内心平静的意愿。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诗人随手解下脚上的草鞋,在岩石之上铺开自己的床褥,以此享受自然带来的清新与安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和融入感。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则是说诗人愿意留宿在有云彩漂浮的山谷之中,月亮依旧如约,与他共同度过夜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这两句意味着真正的快乐不是没有寄托的,而是即使是悲伤的小生命,也能从声音中找到喜悦。这一部分强调了自然界中一切生命都是相互关联的,即便是在悲哀之中也能发现美好的地方。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以淡雅的笔触,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追求心灵自由与平静的心境。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