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崇德》
《舟次崇德》全文
宋 / 叶绍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

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

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chóng
sòng / shàowēng

juànshēnzhījiālínxiāogǎnkǎixīn

shuǐguóféngchūnméiwèijiànshānchéngdàoyóushēn

míngwéizhōuwènjiǔwèicéngānxiàngxún

fànzháijiālezhuāngtóuzāizhúchéngyīn

注释
倦身:身心疲惫。
合:应当。
卧家林:归隐山林。
客里:旅居他乡。
感慨心:感慨的心情。
水国:水乡。
梅未见:未见梅花。
山城:山城。
雾犹深:雾气浓厚。
地名:路名。
维舟问:向停船处询问。
酒味曾谙:对酒香熟悉。
入巷寻:寻找酒香。
泛宅浮家:漂泊不定的生活。
何日了:何时结束。
庄头:庄稼地头。
栽竹已成阴:竹子已长成一片阴凉。
翻译
身心疲惫只应归隐山林,旅居他乡消磨着感慨的心灵。
身处水乡春天却未见梅花绽放,山城直到中午雾气依然浓厚。
不记得路名,只好向停船处询问,对那巷口的酒香记忆犹新。
漂泊不定的生活何时能有个尽头,当初在庄头种下的竹子现已成荫。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叶绍翁的作品,名为《舟次崇德》。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我们一句句来解读:

"倦身只合卧家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渴望,想要回到故土,将疲惫的身体安放在自己家的树林下。

"客里消磨感慨心":在旅途中,时间仿佛被无尽的思念和感慨填满,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怀念和忧伤。

"水国逢春梅未见":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季节更迭的情况,但即使到了春天,也未能看到梅花,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感。

"山城到午雾犹深":这里通过对时间和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个荒凉孤寂的氛围,即使到了中午,山城仍然笼罩在浓重的迷雾之中。

"地名不记维舟问":诗人对于旅途中的地点已经记不得,只能询问船夫,这表明了旅途中的无根浮动和对方向的迷茫。

"酒味曾谙入巷寻":这里透露出诗人为了缓解旅途的孤独与寂寞,尝试通过饮酒来获得暂时的慰藉,但最终还是找不到心灵的寄托。

"泛宅浮家何日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流离失所生活的无奈和对稳定居所的渴望,希望能够早日结束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庄头栽竹已成阴":最后一句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景象,但这也只是一种愿景。庄头是田野之边的地方,而栽植竹子已经长成,形成了树荫,这表明诗人对于归乡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作为游子的孤独与家国之思。

作者介绍
叶绍翁

叶绍翁
朝代:宋   字:嗣宗   号:靖逸   籍贯:处州龙泉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猜你喜欢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银地有馀光,方公道益芳。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0)

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

得桂为边辟,翩翩颇合宜。

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

岛侧花藏虎,湖心浪撼棋。

终期华顶下,共礼渌身师。

(0)

怀南岳隐士二首·其二

见说祝融峰,擎天势似腾。

藏千寻瀑布,出十八高僧。

古路无人迹,新霞出石棱。

终期将尔叟,一一月中登。

(0)

苦吟

河薄星疏雪月孤,松枝清气入肌肤。

因知好句胜金玉,心极神劳特地无。

(0)

钱尚父生日

大昴分光降斗牛,兴唐宗社作诸侯。

伊夔事业扶千载,韩白机谋冠九州。

贵盛上持龙节钺,延长应续鹤春秋。

锦衣玉食将何报,更俟庄椿一举头。

(0)

送郑州严员外

欲将刀笔润王猷,东去先分圣主忧。

满扇好风吹郑圃,一车甘雨别皇州。

尚书碛冷鸿声晚,仆射陂寒树影秋。

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关外庾公楼。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