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关波浪接天浮,忆昨江帆过石头。
上国云霞高庙晚,乱山松柏孝陵秋。
几朝大政从新主,百战奇功失故侯。
试向镐京探往事,乾坤何得动闲愁。
龙关波浪接天浮,忆昨江帆过石头。
上国云霞高庙晚,乱山松柏孝陵秋。
几朝大政从新主,百战奇功失故侯。
试向镐京探往事,乾坤何得动闲愁。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吴江舟中赋得秋怀四首(其二)》描绘了诗人舟行吴江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龙关波浪接天浮”以壮阔的景象开篇,龙关(可能指地名)与滔滔江水相连,仿佛与天相接,展现出江面的辽阔和气势。次句“忆昨江帆过石头”回忆起往昔船只经过江中的石头,引出对过去的追忆。
接下来,“上国云霞高庙晚”描绘了傍晚时分,京城的云霞映照在高大的庙宇之上,渲染出一种庄严而静谧的气氛。诗人又借“乱山松柏孝陵秋”描绘了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周围的秋景,松柏苍翠,暗寓历史的沧桑和帝王的永恒。
“几朝大政从新主”感慨朝代更迭,新的统治者带来新的政策,而“百战奇功失故侯”则表达了对旧日功臣命运的沉思,暗示了世事变迁和英雄无常的主题。最后,“试向镐京探往事,乾坤何得动闲愁”以深沉的疑问收尾,诗人试图探寻历史的痕迹,却感叹天地间为何仍有闲愁萦绕,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和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江景与历史遗迹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政治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载籍几千年,相踵兴亡迹。
何国非自取,一一有来历。
亡必以失道,与必以有德。
有德无不兴,不在防寇贼。
大纲一端正,上下合于一。
左右无共鲧,小大皆益稷。
执此治天下,天下无与敌。
无道必自亡,不可容智力。
中心一不正,祸乱起不测。
计虑非不周,防闲非不密。
龙蛇起平陆,刀剑出衽席。
昔常恨吴王,不纳伍员策。
父雠不共天,吴越不两立。
败之于夫椒,足报槜李役。
杀心如未谢,灭越如呼吸。
五千栖会稽,甲楯尚流血。
一举而尽之,后患永绝息。
柰何仓卒中,鬼神夺其魄。
不信忠臣言,坐使良机失。
瞬息二十年,越兵破吴国。
遂令泰伯祚,一日不血食。
至今尘编中,见者皆叹息。
抑尝思其故,此事未足蹙。
吴亡自有端,灭越故无益。
夫差诚已误,伍员未为得。
万事理为准,万理心为宅。
好恶一毫偏,成败千里隔。
本正不忧末,主强不愁客。
病四百有四,最患膏肓疾。
外邪何足忧,内寇逾螟螣。
家不在藩篱,国不在城壁。
怨不在仇雠,忧不在夷狄。
最毒是小人,必亡惟女色。
百祸生骄矜,众怨丛苛刻。
灭用无仁恩,死由肆胸臆。
子兰为腹心,必灭芈社稷。
赵高侍幄帷,秦亡已无日。
鸿门杀沛公,终洒帐下血。
晋祸在贾充,了不关刘石。
平卢讨击使,尚不逃三尺。
华清羽衣曲,岂得无敌绩。
勾践诚可除,宰嚭犹在侧。
西施舞落日,吴宫已荆棘。
子胥计诚忠,无乃迷缓急。
夫差爽已夺,句践自千百。
杀一留其馀,乱门岂可塞。
寄语伍子胥,善恶当详择。
乱亡所当念,心非最难格。
《夫差伍员》【宋·陈普】载籍几千年,相踵兴亡迹。何国非自取,一一有来历。亡必以失道,与必以有德。有德无不兴,不在防寇贼。大纲一端正,上下合于一。左右无共鲧,小大皆益稷。执此治天下,天下无与敌。无道必自亡,不可容智力。中心一不正,祸乱起不测。计虑非不周,防闲非不密。龙蛇起平陆,刀剑出衽席。昔常恨吴王,不纳伍员策。父雠不共天,吴越不两立。败之于夫椒,足报槜李役。杀心如未谢,灭越如呼吸。五千栖会稽,甲楯尚流血。一举而尽之,后患永绝息。柰何仓卒中,鬼神夺其魄。不信忠臣言,坐使良机失。瞬息二十年,越兵破吴国。遂令泰伯祚,一日不血食。至今尘编中,见者皆叹息。抑尝思其故,此事未足蹙。吴亡自有端,灭越故无益。夫差诚已误,伍员未为得。万事理为准,万理心为宅。好恶一毫偏,成败千里隔。本正不忧末,主强不愁客。病四百有四,最患膏肓疾。外邪何足忧,内寇逾螟螣。家不在藩篱,国不在城壁。怨不在仇雠,忧不在夷狄。最毒是小人,必亡惟女色。百祸生骄矜,众怨丛苛刻。灭用无仁恩,死由肆胸臆。子兰为腹心,必灭芈社稷。赵高侍幄帷,秦亡已无日。鸿门杀沛公,终洒帐下血。晋祸在贾充,了不关刘石。平卢讨击使,尚不逃三尺。华清羽衣曲,岂得无敌绩。勾践诚可除,宰嚭犹在侧。西施舞落日,吴宫已荆棘。子胥计诚忠,无乃迷缓急。夫差爽已夺,句践自千百。杀一留其馀,乱门岂可塞。寄语伍子胥,善恶当详择。乱亡所当念,心非最难格。
https://shici.929r.com/shici/avH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