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鼓瑟二首·其二》
《鼓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朱弦声奏彻云清,有客沈吟倚柱听。

遗响一时存楚客,断魂千载写湘灵。

珠随明月生沧海,船挟悲风过洞庭。

弦索无言胶柱倒,遥遥江上数峰青。

(0)
翻译
琴音清越直入云霄,有位访客沉思倚柱聆听。
余音缭绕仿佛楚地游子,千年魂魄如湘水女神。
明珠伴着皎洁月光照亮沧海,船只带着悲伤风穿越洞庭湖。
琴弦静默,调准音律后倾倒,江面上远远望去,几座山峰青翠欲滴。
注释
朱弦:古时的琴弦。
沈吟:深思或低声吟唱。
倚柱:靠着柱子。
遗响:遗留的乐声。
楚客:指代楚地的游子或诗人。
湘灵:湘水女神,传说中的美丽仙女。
珠:比喻明亮的月光。
沧海:大海。
悲风:凄凉的风。
洞庭: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弦索:琴弦。
胶柱:古代调整琴弦的方法。
遥遥:远处。
峰青:青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感伤的画面。"朱弦声奏彻云清",以朱红的琴弦演奏出清越的声音,穿透了云霄,营造出一种空灵的音乐氛围。"有客沈吟倚柱听",一位客人沉醉于这美妙的乐音中,倚着柱子默默倾听,他的情感似乎与音乐共鸣。

"遗响一时存楚客,断魂千载写湘灵",乐声仿佛留存着楚地的古老情怀,又如湘水女神的千年哀愁被这琴音唤醒。诗人借古人的意象,表达了音乐中蕴含的历史沧桑和情感深度。

"珠随明月生沧海,船挟悲风过洞庭",进一步将音乐的意境扩展,琴声如同明珠映照在浩渺的沧海上,又如船只带着悲凉的风穿越洞庭湖,给人以辽阔而凄美的画面感。

最后,"弦索无言胶柱倒,遥遥江上数峰青",琴弦停止了弹奏,但余音袅袅,如同胶柱倒下,象征着乐曲的结束。诗人以江上的青峰作结,留给读者悠长的回味,让人感受到音乐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的动人魅力,以及它引发的情感共鸣和历史联想,展现了宋末元初诗人陈普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疑城一道白为光,懒上虾须蕴夕香。

珠押当风怜几曲,湘文织雨漫成行。

尘遮燕寝秋云薄,月漏鸡窗夏簟长。

倘有话私情不断,春波摇曳满兰堂。

(0)

乌蛮滩谒伏波庙

桂碧松苍庙貌尊,停舟盥手渐芳樽。

云台铜柱当年事,慧苡明珠万古论。

风送滩声春涨急,草荒山径暮云昏。

客帆此去侵烟瘴,款段方知恋里门。

(0)

题罨画溪茶舍

溪水明于镜,村村扫落花。

偶经山下路,因问雨前茶。

古舍依荒径,新泉煮嫩芽。

一瓯初睡足,相与话桑麻。

(0)

泊舟晚眺

夕阳帆影送归禽,收拾西风傍暮砧。

茅屋背山临野渡,晚钟隔岸出疏林。

花梢轻折余芬远,石径斜穿古洞深。

遥指渔舟歌起处,知音愧我亦狂吟。

(0)

潮音洞

闲乘观海兴,忽入洞天来。

梵呗潮和合,疑团石打开。

浪飞看霁雪,声吼听晴雷。

静里悠然契,双趺紫竹台。

(0)

恒轩

古人铭陋室,易道嗣徽音。

天地心能久,雷风义独深。

一诚原不息,万事镇相寻。

白眼看流俗,浮云自古今。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