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露凄清湿草根,寒蛩偏向夜深闻。
随时感气成悲怨,不是来销逐客魂。
月露凄清湿草根,寒蛩偏向夜深闻。
随时感气成悲怨,不是来销逐客魂。
这首诗《山居四感·吟蛩》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描绘夜晚山居环境中的秋虫鸣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月露凄清湿草根”,以月光和露水渲染出夜晚的清凉与寂静,草叶上沾满露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湿润的氛围。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寂。
次句“寒蛩偏向夜深闻”,寒蛩即寒蝉,它在深夜里发出凄厉的叫声。诗人将寒蛩的声音与夜深的背景相结合,不仅强调了声音的孤独与凄凉,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孤独感的共鸣。
接下来,“随时感气成悲怨”,这句话揭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在特定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气息变化,从而引发了内心的悲愁与怨恨。这里的“气”既指自然界的气候,也暗含了社会环境与个人命运的复杂关系。
最后,“不是来销逐客魂”,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并非因被驱逐或流放而来此地,而是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使然。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孤独与痛苦的一种接纳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敏感与思考,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对个体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的审美追求。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
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
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
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
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
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艾纳山中品,都夷海外芬。
龙洲传旧采,燕室试初焚。
奁印灰萦字,炉呈玉缕文。
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
薄散春江雾,轻飞晓峡云。
销迟凭宿火,度远托微薰。
著物元无迹,游空忽有纹。
天丝垂袅袅,池浪动沄沄。
异馥来千和,祥霏却众荤。
岚光风捲碎,花气日蒸醺。
灯灺宵同歇,茶烟午共纷。
褰帷嫌放早,引匕记添勤。
梧影吟成见,鸠声梦觉闻。
方传媚寝法,灵著辟邪勋。
小阁清秋雨,低帘薄晚曛。
情惭韩掾染,恩记魏王分。
宴客留鹓侣,招仙降鹤群。
曾携朝罢袖,尚浥舞时裙。
囊称缝罗佩,篝宜覆锦熏。
画堂空捣桂,素壁漫涂芸。
本欲参童子,何须学令君。
忘言深坐处,端此谢尘氛。
《焚香》【明·高启】艾纳山中品,都夷海外芬。龙洲传旧采,燕室试初焚。奁印灰萦字,炉呈玉缕文。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薄散春江雾,轻飞晓峡云。销迟凭宿火,度远托微薰。著物元无迹,游空忽有纹。天丝垂袅袅,池浪动沄沄。异馥来千和,祥霏却众荤。岚光风捲碎,花气日蒸醺。灯灺宵同歇,茶烟午共纷。褰帷嫌放早,引匕记添勤。梧影吟成见,鸠声梦觉闻。方传媚寝法,灵著辟邪勋。小阁清秋雨,低帘薄晚曛。情惭韩掾染,恩记魏王分。宴客留鹓侣,招仙降鹤群。曾携朝罢袖,尚浥舞时裙。囊称缝罗佩,篝宜覆锦熏。画堂空捣桂,素壁漫涂芸。本欲参童子,何须学令君。忘言深坐处,端此谢尘氛。
https://shici.929r.com/shici/iffjpZh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