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留司卧雒阳,谏官通理辍鸳行。
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
几处古碑停马读,到时春笋约僧尝。
香山居士真容在,为我公馀奠一觞。
元老留司卧雒阳,谏官通理辍鸳行。
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
几处古碑停马读,到时春笋约僧尝。
香山居士真容在,为我公馀奠一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创作的,名为《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古迹的怀念之情。
“元老留司卧雒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元老级别官员留守在洛阳城中的景象描绘,通过“卧”字传递出一种稳重与安静。“谏官通理辍鸳行”,则是在赞美刘司谏的才华和品格,能够明白事理,就像辩士辍鸳那样能言善辨。
“仲宣旧佐红莲幕”,这里提到的仲宣是指东汉末年的文学家蔡仲宣,其“红莲幕”则是其生前居所的美丽景色,借以表达诗人对古代名士生活的向往。“裴度新开绿野堂”,裴度可能是当时的人物,通过新建的“绿野堂”来赞扬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几处古碑停马读”,诗中多次提到古碑,是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尊重和怀旧之情。每遇到这些古迹,都会驻足细赏,感受历史的沉淀。“到时春笋约僧尝”,则是在描绘出游时与僧侣一同品尝春天新长出的竹笋,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
“香山居士真容在,为我公馀奠一觞”,这里的香山居士可能是指一位隐逸之士,其“真容”即是其本真的面貌,未受外界扰乱。诗人通过他为自己斟酌美酒一杯,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代官员的生活状态和文学家的才华,更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历史、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