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仲咸诗六首·其二和回喻令诗集》
《和仲咸诗六首·其二和回喻令诗集》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风雅荒凉信可悲,家声留得尽玄微。

且欣丹穴一毛在,莫道沅江九肋稀。

思苦也知关国政,官卑应为泄天机。

他时迁客归朝去,拟觅琼瑶满袖归。

(0)
翻译
风雅的衰落实在令人悲叹,家族的名声只剩下深奥难测的部分。
暂且欣喜凤凰巢中的一根羽毛还在,别再说沅江边凤骨九根是多么罕见。
深知忧虑国家大事的辛酸,官职虽小也可能泄露天机。
将来被贬谪的人回归朝廷,希望能带着满袖的美玉归来。
注释
风雅:指高尚的文学或艺术。
荒凉:衰败、冷清。
信:确实、实在。
悲:悲伤、哀叹。
家声:家族的声誉和传统。
玄微:深奥微妙,难以捉摸。
丹穴:古代传说中的凤凰居住的地方,象征高贵。
一毛:比喻微小的事物或个体。
沅江:地名,与凤凰有关联。
九肋:古代传说凤凰有九根肋骨,象征稀有和尊贵。
思苦:深深的忧虑和痛苦。
关国政:关系到国家的大事。
官卑:官职低微。
泄天机:泄露秘密或天意。
迁客:被贬谪的人。
归朝:回归朝廷。
琼瑶: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禹偁的作品,体现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忧虑和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风雅荒凉信可悲”一句,以“风雅”指代高贵典雅的事物,如古代的正统之音已经变得荒凉,表达了一种文化沦丧的哀愁。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文化状况的一种感慨。

“家声留得尽玄微”则是说诗人的家族或门第声誉虽然依旧,但已变得微妙难辨,几乎无从寻觅。这里的“家声”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家族荣耀或者文学成就,而“玄微”则表达了一种难以触及的复杂情感。

接着,“且欣丹穴一毛在,莫道沅江九肋稀”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根基尚存的一丝欣慰。这里的“丹穴”、“沅江”都是实指古代名胜,而“一毛在”则是说即便只剩下一点点遗迹,也足以让人感到安慰。“九肋稀”形容的是历史遗留下的痕迹已经变得稀疏,暗示了诗人的哀愁。

“思苦也知关国政,官卑应为泄天机”两句则是说诗人深思熟虑,也知道国家的根本大计,以及自己的职位低微,应当致力于透露天道。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于政治和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和改变现状。

最后,“他时迁客归朝去,拟觅琼瑶满袖归”则描绘了一种美好的愿景:未来有一天,作为流离失所的旅人,诗人将回到朝廷,并且能够搜集到像琼瑶这样的珍贵之物满载而归。这不仅是对个人学问和才华的一种展望,也是对于国家文化复兴的一种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情感与思考的交织,既有对传统文化衰微的哀愁,也有对个人才能和国家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题张几仲所藏醉道士图

何须坐客总能文,呼酒相逢日暮云。

醉倒尽如狂道士,夜归谁问故将军。

(0)

夜雪·其二

伴眼文书细作行,昏昏愁卧雪穿廊。

何人恰弄风前笛,错认梅花到枕傍。

(0)

偈颂三十首·其二十一

运步堂堂,通身历历。东道西说,南来北去。

全得寸心,直用尺情。

(0)

偈颂四十一首·其二十二

金气黄枫半叶红,晚来渔客倚青松。

多多动梦夜凉路,处处偷光午月峰。

长安万里景,大阳千里道。

大悲阁前是鼎州,黄鹤楼前鹦鹉洲。

(0)

偈颂四十一首·其二十六

玄月今朝白菊辰,含珠天草未开金。

重阳九日初阳后,吹起香烟风正新。

(0)

雪峰禅师真赞

咸通已前,正与么㖿。绍兴之后,端的别别别。

松山撑破秋空月,毬门有路没遮栏,五月取霜六月雪。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