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荒凉信可悲,家声留得尽玄微。
且欣丹穴一毛在,莫道沅江九肋稀。
思苦也知关国政,官卑应为泄天机。
他时迁客归朝去,拟觅琼瑶满袖归。
风雅荒凉信可悲,家声留得尽玄微。
且欣丹穴一毛在,莫道沅江九肋稀。
思苦也知关国政,官卑应为泄天机。
他时迁客归朝去,拟觅琼瑶满袖归。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禹偁的作品,体现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忧虑和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风雅荒凉信可悲”一句,以“风雅”指代高贵典雅的事物,如古代的正统之音已经变得荒凉,表达了一种文化沦丧的哀愁。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文化状况的一种感慨。
“家声留得尽玄微”则是说诗人的家族或门第声誉虽然依旧,但已变得微妙难辨,几乎无从寻觅。这里的“家声”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家族荣耀或者文学成就,而“玄微”则表达了一种难以触及的复杂情感。
接着,“且欣丹穴一毛在,莫道沅江九肋稀”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根基尚存的一丝欣慰。这里的“丹穴”、“沅江”都是实指古代名胜,而“一毛在”则是说即便只剩下一点点遗迹,也足以让人感到安慰。“九肋稀”形容的是历史遗留下的痕迹已经变得稀疏,暗示了诗人的哀愁。
“思苦也知关国政,官卑应为泄天机”两句则是说诗人深思熟虑,也知道国家的根本大计,以及自己的职位低微,应当致力于透露天道。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于政治和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和改变现状。
最后,“他时迁客归朝去,拟觅琼瑶满袖归”则描绘了一种美好的愿景:未来有一天,作为流离失所的旅人,诗人将回到朝廷,并且能够搜集到像琼瑶这样的珍贵之物满载而归。这不仅是对个人学问和才华的一种展望,也是对于国家文化复兴的一种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情感与思考的交织,既有对传统文化衰微的哀愁,也有对个人才能和国家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
何须坐客总能文,呼酒相逢日暮云。
醉倒尽如狂道士,夜归谁问故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