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阙清都何时到,沧海桑田谁与怜。
三十六天归路稳,撚花对酒一凝然。
绛阙清都何时到,沧海桑田谁与怜。
三十六天归路稳,撚花对酒一凝然。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遥远的眺望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慨。"绛阙清都何时到"一句,以绛阙(古代指长安城,即今天的西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美好地方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期待与渴望。此处“绛阙”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之地,而"何时到"则是对未来的无奈等待。
"沧海桑田谁与怜"一句,则是诗人面对历史变迁,感慨万千。"沧海桑田"出自《易经》,比喻事物的变化无常,而“谁与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不断变化中的世界所持有的哀伤和怜悯之情。
接下来的"三十六天归路稳",诗人似乎在描述自己对未来的一种确定感。"撚花对酒一凝然"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在这里,"撚花"可能是指品味、享受自然之美,而“对酒”则意味着饮酒以遣怀愁。此句通过诗人在大自然中独酌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既有对远方美好世界的向往,也有对于变迁无常的人世间的哀伤与怜悯。同时,诗人也在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安稳。
一代先后贤,声容剧河汉。
况兹迈古士,复历苍崖窜。
辰经几十万,邈与灵寿玩。
海岳尚推移,都鄙固芜漫。
羸僧下高阁,独鸟没远岸。
啸初风雨来,吟馀钟呗乱。
如何鍊精魄,万祀忽欲半。
宁为断臂忧,肯作秋柏散。
吾闻酆宫内,日月自昏旦。
左右修文郎,纵横洒篇翰。
斯人久冥漠,得不垂慨叹。
庶或有神交,相从重兴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