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美德的赞扬。诗人通过山泽久见招呼,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亲近感,而不是急于处理世俗琐事,这种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之所以迟疑不决,是因为对亲朋旧友的情感牵挂,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而难以割舍。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描述的是在一个美好的时刻里,带着手杖回归到西边的住宅,这里的“良辰”指的是适合隐居的美好时光,“挈杖”则是隐者常有的象征物品,而“西庐”则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隐居之所。
"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荒凉无人的路途,以及时常能看到的荒废的遗址,这些景象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和文明衰落的现实。
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这种消极情绪中,"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畬" 表示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周围环境荒凉,但诗人仍然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所在。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描述了自然界的变化,以及通过劳动获取食物以解除饥饿,这里的“谷风”、“春醪”都带有生机勃发之意。
接下来的"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则是说即便是柔弱女子也能拥有不输男子的情操和坚韧,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女性品质的赞赏。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时间流逝导致的人与事物渐行渐远。
最后"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强调的是农业和纺织等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这里的“耕织”代表了古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理想,而“过此奚所须”则表明只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就不再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结尾的这两句诗,则是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和超脱。诗人表达了对于个人名声在百年之后将会消逝的看法,这种超脱世俗功利的心态,是古代文人常有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赞扬,以及对个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化的哲学思考。
受性不分拿,处身常落魄。
难以事王侯,唯堪友猿鹤。
遂尔辞国都,终然住林壑。
渴则饮涧溪,饥则茹薇藿。
烟霞水石间,自得无穷乐。
所归在一死,天地为棺椁。
弃埋任从他,曾不加计度。
乌鸢与蝼蚁,于吾无厚薄。
清泰藕华池,深知可栖托。
念兹常在兹,但观西日落。
别日不易数,相逢多故情。
为吾留一宿,同子话三生。
月印秋灯白,霜添夜气清。
晨钟缘底事,还又动离声。
古今人共爱,不独是林逋。
树老枝方怪,花开叶已无。
月中香冷澹,雪后意清孤。
长忆山房外,临溪有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