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天松影转崔嵬,夹道桃花迤逦开。
便觉胸中有东海,不知脚底是三台。
閒云自作千峰雨,流水真成万壑雷。
唤起吹笙王子晋,夜深乘月上琼台。
连天松影转崔嵬,夹道桃花迤逦开。
便觉胸中有东海,不知脚底是三台。
閒云自作千峰雨,流水真成万壑雷。
唤起吹笙王子晋,夜深乘月上琼台。
这首宋诗描绘了登山途中的壮丽景色。首句"连天松影转崔嵬"展现了松树高耸入云,形成连绵不断的阴影,山路崎岖而壮观。"夹道桃花迤逦开"则描绘了桃花盛开,沿途如画卷般绵延,为攀登之路增添了春意盎然的气息。
诗人通过"便觉胸中有东海"表达出登高望远后的心境开阔,仿佛胸中容纳了大海的浩渺,象征着精神上的升华。"不知脚底是三台"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高峻,让人忘却脚下之地,只觉身处仙境。
"閒云自作千峰雨,流水真成万壑雷"运用夸张手法,将闲散的云雾比作千峰之雨,流水声比作万壑雷鸣,生动地刻画了山间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象。
最后两句"唤起吹笙王子晋,夜深乘月上琼台"引用了古代神话传说,王子晋是仙人,此处借以表达诗人渴望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深夜乘月光登临仙境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山过程中的景致,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宋诗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骄气年来痛自锄,似能略契度关书。
神光出眦夜穿帐,胎发满头晨映梳。
吾道元知非土苴,此身那可付丘墟。
岷山幸有丹炉在,青壁何时共结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