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邑同寅祷旱乾,风霆来会雨千山。
真成雨粟从天下,只在为云翻手间。
神不素餐无愧色,农期一饱足欢颜。
丰年酒熟鸡豚社,二老从今请往还。
郡邑同寅祷旱乾,风霆来会雨千山。
真成雨粟从天下,只在为云翻手间。
神不素餐无愧色,农期一饱足欢颜。
丰年酒熟鸡豚社,二老从今请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郡邑官员与百姓一同祈求降雨的情景,表达了对上天降雨解除旱情的期待。"风霆来会雨千山"形象地展现了雷电交加、乌云密布的雨前气象,预示着甘霖将至。诗人赞美雨水如天降粟米般充足,仿佛在掌中翻转即可,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
"神不素餐无愧色"一句,以神祇比喻官员,强调他们并非无所作为,而是真心为民祈福,无愧于民。"农期一饱足欢颜"则直接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官员祈雨成功的感激之情。最后,诗人设想丰收后,举杯共庆的场景,邀请两位长者共饮,表达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官民同乐的淳朴风尚。
有铁莫妄熔,熔作侠士椎。
有帛莫妄缝,缝作山人衣。
君看天放翁,气貌绝清赢。
濩落七尺身,仁义充肤肌。
无家救人穷,无田恤人饥。
江湖三十秋,白头转岖崎。
余情尚洒洒,不吐酸寒辞。
事慕古豪杰,诸儿那得知。
或云有仙骨,深中愈难窥。
趫腾华佗戏,偃蹇梁鸿噫。
世熊贵反覆,口语澜翻飞。
夫子顾之笑,百触不发机。
宁当待沟壑,西山古谁悲。
佩君珊瑚钩,酌以玻璃卮。
相知岂云无,去去勿得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