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闻茶响,似有蝉鸣,便作冷香空翠想。
无聊无赖,渌水廊边自来往。凭阑望。
半房莲子,几箸莼丝,谁信已将秋细酿。
怪底楼前,今夜明云,分外凄爽。暗惆怅。
蛩语乍亲枕函,砧韵渐生门巷。
怕是愁人此时,易添羁况。滆湖上。
差有月屿风潭,非无钓船菱榜。
何不五湖归去,傲然呼长。
稍闻茶响,似有蝉鸣,便作冷香空翠想。
无聊无赖,渌水廊边自来往。凭阑望。
半房莲子,几箸莼丝,谁信已将秋细酿。
怪底楼前,今夜明云,分外凄爽。暗惆怅。
蛩语乍亲枕函,砧韵渐生门巷。
怕是愁人此时,易添羁况。滆湖上。
差有月屿风潭,非无钓船菱榜。
何不五湖归去,傲然呼长。
这首《泛清波摘遍》描绘了一幅立秋时节在园中漫步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开篇“稍闻茶响,似有蝉鸣”,以茶声和蝉鸣为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便作冷香空翠想”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冷香和空翠,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清新与凉爽。
“无聊无赖,渌水廊边自来往”,诗人似乎在园中闲逛,心情有些无聊,但又享受着这份自在。接下来,“凭阑望”、“半房莲子”、“几箸莼丝”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园中景色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谁信已将秋细酿”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秋天的气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酿造出来。而“暗惆怅”、“蛩语乍亲枕函,砧韵渐生门巷”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孤独感,通过虫鸣和捣衣声,将这种情绪进一步深化。
最后,“怕是愁人此时,易添羁况”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此刻的愁绪更加深重。结尾“滆湖上。差有月屿风潭,非无钓船菱榜。何不五湖归去,傲然呼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像古人一样,远离尘嚣,过着隐逸的生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晓钟传箭金门开,翠裘玉几高崔嵬。
蕃官膜拜领天语,玉颜忍泪青娥摧。
尘昏金翠风鬟乱,琵琶难写重重怨。
回望秦关烟雾深,心魂暗逐么弦断。
大阉当国国势卑,坐致匈奴辄轻汉。
请婚荐女不自惭,画师微罪翻深按。
虽然责赂变真质,却为宫中去尤物。
正似渠成秦利厚,反间之辜宜特宥。
汉皇傥有帝王资,尽戮奸谀赏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