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秋雨响临池,深夜书斋枕独攲。
正似篷船倚江浦,梦回牢落听潮时。
过山秋雨响临池,深夜书斋枕独攲。
正似篷船倚江浦,梦回牢落听潮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书斋中独坐,窗外秋雨绵绵,雨声与池水相呼应的宁静场景。通过“过山秋雨响临池”一句,展现了雨势之大,仿佛从山上倾泻而下,直接落在池边,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凄凉氛围。接着,“深夜书斋枕独攲”则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深夜的书斋内,诗人独自倚靠在枕上,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孤独感。
“正似篷船倚江浦”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漂泊在江边的篷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无依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梦回牢落听潮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当梦境醒来,四周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潮水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寞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状态。
大曲笛管笙,小曲琵琶筝。
卖曲城南楼,花柳围燕莺。
一曲一饼金,积金恣霍挥。
金尽白发生,日暮无家归。
有子徙他乡,有女嫁穷户。
行路逢旧群,避面不相语。
酒为先生寿,先生为我歌。
病马嘶西风,自觉哀音多。
酒亦不能醉,哀亦不能止。
明日城南楼,共传先生死。
太阴布空翳,四极交鼢缊。
独有鱼灯光,激射苍树根。
兹洞一瓮小,犄角东天门。
千年通道猿,避人每来蹲。
目摄珠蚌浮,引气潜吸吞。
遂使颅骨红,砺之成玉痕。
至今珊瑚梢,犹挂湘江魂。
繄我无仙缘,并靳煦妪恩。
返观得内朗,幸不心地昏。
中关一黍田,自有子午存。
侧耳闻雷辎,轴折疑无坤。
但馀北斗高,下揽群象昏。
元黄战郊野,古劫难递论。
历劫火不灭,乃见牟尼尊。
金乌翼已振,大块犹覆盆。
肯受冥漠风,坐吹元发髡。
去且饮醇酒,匿梦黄河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