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砧杵,趱中原秋夜,碧来如此。
何况今宵逢七夕,天上鹊桥成矣。
人说黄姑,贳钱营室,挨尽愁滋味。
可怜阿堵,神仙亦被驱使。
我笑此语荒唐,古今稗史,谁是谁非是。
翻怪频年瓜果闹,溷我妇人女子。
仆病未能,吾衰讵惫,晒腹为佳耳。
汝南城下,月明何限残垒。
谁家砧杵,趱中原秋夜,碧来如此。
何况今宵逢七夕,天上鹊桥成矣。
人说黄姑,贳钱营室,挨尽愁滋味。
可怜阿堵,神仙亦被驱使。
我笑此语荒唐,古今稗史,谁是谁非是。
翻怪频年瓜果闹,溷我妇人女子。
仆病未能,吾衰讵惫,晒腹为佳耳。
汝南城下,月明何限残垒。
这首《念奴娇·汝南七夕病中排闷》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七夕节在汝南城中病中的感怀。词中以“谁家砧杵”开篇,引入秋夜的宁静与凉意,随后点出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以及天上的鹊桥传说,将人间情感与神话故事巧妙结合。
“人说黄姑,贳钱营室”,引用了民间关于七夕的习俗,黄姑(即织女)与牛郎相会,人们借机祈福和庆祝。接下来,“神仙亦被驱使”一句,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反思,似乎在质疑这些仪式背后的意义。
“我笑此语荒唐,古今稗史,谁是谁非是”则流露出词人对于传统习俗的审视态度,他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些习俗的思考,认为它们可能既荒诞又真实,难以分辨其真伪。
最后,“汝南城下,月明何限残垒”收尾,将思绪拉回现实,汝南城下的月光下,残留的城墙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七夕的浪漫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七夕这一特定情境,展现了词人对传统习俗的反思、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