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干里,记岩花岭鸟,六朝僧窟。
一自秣陵凋敝后,难稳故山瓶拂。
蹙踏天龙,抨弹狮象,人境俱双夺。
衲衣手绽,曾经几载飞雪。
可惜梁孝园荒,侯嬴馆发,往迹多磨灭。
谁耐枯禅耽澹漠,隐隐眉间侠骨。
古寺城根,破篱湖面,饿伴残碑碣。
秋行至矣,茅堂相对疏豁。
小长干里,记岩花岭鸟,六朝僧窟。
一自秣陵凋敝后,难稳故山瓶拂。
蹙踏天龙,抨弹狮象,人境俱双夺。
衲衣手绽,曾经几载飞雪。
可惜梁孝园荒,侯嬴馆发,往迹多磨灭。
谁耐枯禅耽澹漠,隐隐眉间侠骨。
古寺城根,破篱湖面,饿伴残碑碣。
秋行至矣,茅堂相对疏豁。
这首《念奴娇·赠雪笠上人》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小长干里”开篇,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与历史沧桑的画面。词中通过“记岩花岭鸟,六朝僧窟”点明了地点与历史背景,暗示着这里曾是僧侣修行的圣地。接下来的“一自秣陵凋敝后,难稳故山瓶拂”两句,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繁华不再,僧侣的生活也变得艰难。
“蹙踏天龙,抨弹狮象,人境俱双夺”三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僧侣的生活比作与天龙、狮象的斗争,形象地展现了僧侣修行的艰苦与超脱。而“衲衣手绽,曾经几载飞雪”则进一步描绘了僧侣在严寒中修行的情景,凸显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可惜梁孝园荒,侯嬴馆发,往迹多磨灭”几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僧侣修行环境的改变。接下来,“谁耐枯禅耽澹漠,隐隐眉间侠骨”两句,既是对僧侣修行生活的描述,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揭示,表现出一种既淡泊又不失侠气的独特气质。
最后,“古寺城根,破篱湖面,饿伴残碑碣”描绘了古寺的破败景象,以及僧侣与自然相伴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历史感。“秋行至矣,茅堂相对疏豁”则以季节的变化作为结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僧侣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境界,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