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滞江皋,三年一布袍。
长贫真到骨,众论尚吹毛。
摧抑名偏盛,艰难志愈高。
抚时还恸哭,贾谊是吾曹。
落魄滞江皋,三年一布袍。
长贫真到骨,众论尚吹毛。
摧抑名偏盛,艰难志愈高。
抚时还恸哭,贾谊是吾曹。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德潜所作的《王韩起见过(其二)》。诗中,诗人以自身的落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落魄滞江皋,三年一布袍"描绘了诗人困顿的生活状态,长期漂泊在江边,穿着简朴的布袍度日。"长贫真到骨,众论尚吹毛"进一步强调了贫穷的程度,即使生活艰难,世人的评价也如针尖麦芒般刺痛诗人。
然而,面对困境,诗人的意志并未消沉,反而更加坚定:"摧抑名偏盛,艰难志愈高",表明他不因外界的打压而气馁,反而因逆境磨砺了意志。最后,诗人以贾谊自比,表达了对历史上的失意之士的共鸣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抚时还恸哭,贾谊是吾曹",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却坚韧不屈的人格魅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
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
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
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
此时驱尽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堕帻。
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