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
深行乐地思招隐,早悟危机欲绝交。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幕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
深行乐地思招隐,早悟危机欲绝交。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西山新建的茅庐中独自度过一个夜晚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琐事的淡然。
"幕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燕子在幕上安居,竹屋附近有茅庐,这些景物营造出一种静谧自然的氛围。
"深行乐地思招隐,早悟危机欲绝交。" 诗人在山中漫步时,感到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想起隐居的生活,同时也意识到人世间的危险和复杂,因此想要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这两句描写了夜晚的景色,溪水的声音清晰可闻,如同枕边的轻声细语;月光透过树梢,给人以宁静和平安之感。
"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诗人反思自己的为官经历,认为那都是自己真正所求的事物;对于那些繁杂的官场琐事,诗人自有看破,不再去计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