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其一》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东夷从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

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

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

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

(0)
注释
东夷:古代中国对东方沿海民族的统称。
梯航:古代航海,梯指船只,航指航行。
象译:古代通过象形文字进行交流。
玉帛:古代用于祭祀或和平交往的贵重物品,象征着和平与礼物。
翻译
自古以来,东夷仰慕中华文化,如今万里航海,如同一家人一般连接在一起。
夜晚寂静时,双颗明星率先穿越大海,八月清风中,人们乘槎返回故乡。
鱼龙想必也能理解忠诚与信义,无需通过象形文字来交流。
算算归期,他应该会心一笑,因为手中握有象征和平的玉帛,将赐予远方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东夷仰慕中华的传统开篇,表达了对高丽与中原文化交融的赞美,强调了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系。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双星引领使者渡海和八月风高的归程,寓言了出使的顺利和使者们的坚定信念。诗人相信,即使鱼龙也能理解忠诚与信义的重要性,无需过多言语交流。

最后两句,诗人想象使者归来时的场景,他们会因完成使命而自嘲,但手中持有的玉帛(象征和平与友谊)却将远播到天涯海角,寓意着两国关系的深厚和友好的外交成果。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使者出使的祝福和对文化交流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送汪君修良北上

别语日将移,朱榴入酒卮。

知君必有合,而我独悲离。

彤管为囊颖,青丝作剑维。

迢迢梅雨足,津路正通时。

(0)

送王君恤刑江北

凤城春上垂杨色,使君将春往江北。

是谁匝网密如云,帝遣爽鸠放孱翼。

陛辞才罢即登车,有如西水救东鱼。

都门送客追难及,径指飞尘与雁俱。

(0)

短褐篇送沈子叔成出塞

短褐不掩轩,伏剑赴远道。

一夕度重关,春郊哭芳草。

芳草碧色黄河波,王孙不归愁奈何。

当时洒血向何地,岁月今巳三年多。

万帐丛中拾遗骼,胡人悲号汉人擗。

羁魂何用束榆皮,男子从来收马革。

忆昔何人正当路,若翁上书凡两度。

请缨直欲系单于,借剑亲将斩师傅。

圣主如天万类容,夺官谪向边城去。

曹操沽名不杀贤,终付祢衡与黄祖。

黄祖曾操江夏符,蓟门今亦近穹庐。

逐臣犹自心孤愤,结客边庭欲破胡。

胡骑南来尘拍天,汉兵汉马踏成烟。

汉吏愁将伏汉法,汉首函将虏级传。

将函汉虏浑閒事,伤心忽堕孤臣泪。

飞书直是骂辕门,散金况复埋殇士。

埋殇士,骂辕门,君不杀人人杀君。

青天飒然白日昏,浮云作雨有时晴。

只今万方仰圣明,子出北塞予南征。

为倾斗酒都门外,箧里龙泉几度鸣。

(0)

梨花·其三

带烟笼雾自生香,薄粉浓铅不用妆。

莫以轻盈窥宋玉,冯将淡白恼何郎。

(0)

天目山·其一

铁罗汉巳烧成尘,瓦铸观音又一新。

见说前村披木叶,青裙夜降紫姑神。

(0)

雪中移居·其二

高雪压瓦轰折椽,跋冻移家劳可怜。

长须赤脚泥一尺,买佣呼酒赊百钱。

饥鸟待我彼檐外,梅花送客此窗前。

百苦千愁不在念,肠断茫茫黯黯天。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