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客子半天涯,何处相逢拂剑花?
三月故乡消息断,更呼鹦鹉报谁家?
无衣客子半天涯,何处相逢拂剑花?
三月故乡消息断,更呼鹦鹉报谁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的《绝句口号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描绘了游子远离家乡,天涯漂泊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知相遇的期待。
首句“无衣客子半天涯”,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没有固定居所的旅人,独自一人在广阔的天地间漂泊。这里的“无衣”不仅指衣物的缺乏,也暗含着孤独与无助的情感。
次句“何处相逢拂剑花?”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偶遇知音或故人的渴望。他想象着在某个不期而遇的时刻,能够与人相逢,或许是在酒肆,或许是在路途之中,他希望能够与对方擦肩而过时,能感受到彼此心中的那份理解和共鸣。
第三句“三月故乡消息断”,将时间限定在三月,可能寓意着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之时。然而,对于主人公而言,此时却与故乡失去了联系,消息断绝,只能通过想象来感受故乡的气息,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最后一句“更呼鹦鹉报谁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一只鹦鹉,试图通过叫声传达信息,但又不知该向谁家报信。这既是对故乡的呼唤,也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一系列的场景和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知相遇的期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粉席迎凉,彤云送暑,晚风初度红楼。
玉炉香篆,彩线络琼钩。
露脚斜飞鹊羽,明河泻、淡淡清流。
中宵静、黄姑织女,又值一岁秋。悠悠。
看此夜,方填银浪,旋解星裯。
渐月迷津渡,双盼难留。
虽是人间天上,离别处、一概都愁。
穿针罢、蛛丝未断,闲整玉搔头。
燕来迟,人去早。客思怨芳草。
红袖高楼,望断片云渺。
一签一数邮程,燕南赵北,早已遣、离心飞绕。
鲤书少。丁宁小别无多,偏又月圆了。
预想迎门,镜里注双笑。
那知此恨绵绵,栖鸦流水,都换却、相思画稿。
关山同是天涯,年来领尽秋凉意。
玉阶伫立,银河净洗,千重云水。
梦断金台,潮生黄浦,归期仍滞。
偏素娥耐冷,良宵皓月,抛撇在,离愁里。
又况画屏无睡。对瑶花、香飘仙桂。
幔亭张乐,秦箫听否,人间何世。
水调铜琶,清辉玉臂,几时同倚。
怪文鸳夜夜,双栖不管,羁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