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关山雪,仆夫晨起惊。
挥鞭骑紫马,晓入洛阳城。
川原渺茫茫,长啸视八纮。
有如乘风驭,迢递奔玉京。
伊水象天河,云涛向东倾。
喧然古都市,沽酒吹玉笙。
予心正浩荡,万里赴归程。
遥望嵩峰顶,连天冻峥嵘。
欲攀玉女窗,举手摩太清。
思之不可去,怅望空含情。
昨夜关山雪,仆夫晨起惊。
挥鞭骑紫马,晓入洛阳城。
川原渺茫茫,长啸视八纮。
有如乘风驭,迢递奔玉京。
伊水象天河,云涛向东倾。
喧然古都市,沽酒吹玉笙。
予心正浩荡,万里赴归程。
遥望嵩峰顶,连天冻峥嵘。
欲攀玉女窗,举手摩太清。
思之不可去,怅望空含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范祖禹在大雪之夜从关山进入洛阳城的景象。首句“昨夜关山雪”展现了冬夜的严寒和旅途的艰辛,仆夫的惊讶则烘托出环境的恶劣。接着,“挥鞭骑紫马,晓入洛阳城”形象地刻画了诗人驾驭骏马,迎着曙光进城的豪迈气概。
“川原渺茫茫,长啸视八纮”写出辽阔的大地在雪后显得更为苍茫,诗人放声长啸,胸怀壮志,意欲驰骋天下。“有如乘风驭,迢递奔玉京”运用比喻,表达诗人如飞鸟般直奔京城的急切心情。伊水被比作天河,云涛东倾,更显其壮丽。
进入洛阳后,诗人感受到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喧然古都市,沽酒吹玉笙”,在热闹中寻求片刻的宁静。然而,他的内心却“万里赴归程”,对家乡嵩山的思念深重。“遥望嵩峰顶,连天冻峥嵘”,描绘了嵩山的峻峭与寒冷,诗人渴望攀登至高处,亲近自然。
最后两句“欲攀玉女窗,举手摩太清”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但又因思乡之情而无法离去,只能“怅望空含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旅途的豪迈,又有思乡的惆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斲。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
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北风吹寒江,来自两山口。
初闻似摇扇,渐觉平沙走。
飞云满岩谷,舞雪穿窗牖。
滩下三日留,识尽滩前叟。
孤舟倦鸦轧,短缆困牵揉。
尝闻不终朝,今此独何久。
只应留远人,此意固亦厚。
吾今幸无事,闭户为饮酒。
黄叶缤纷,碧江清浅,锦水秋暮。
画鼓冬冬,高牙飐飐,离棹无由驻。
波声笳韵,芦花蓼穗,翻作别离情绪。
须知道、风流太守,未尝恝情来去。
那堪对此,来时单骑,去也文鸳得侣。
绣被熏香,蓬窗听雨,还解知人否。
一川风月,满堤杨柳,今夜酒醒何处。
调疏呵,双栖正稳,慢摇去橹。
吾友张饰庵,学到贲上白。
真贲初非文,至饰亦无色。
君看瑄玉姿,岂借青黄饰。
宝气不自中,白虹贯空碧。
饰庵隐岷岭,英名震京国。
鲁论感凤叹,春秋辩麟获。
孝庙聘丘园,有来校坟籍。
光皇访忠贤,再起贰卿棘。
未应两朝旧,不侍九重侧。
训词揭昭回,圣意深记忆。
盍归赞人文,小却犹讲席。
未要从子真,带月耕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