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坐槛弄霏微,著屐扶筇竹下归。
雪路杳生风扑面,烟空忽漏月沾衣。
清狂恋友宵行国,傲散耽游晚叩扉。
鸟雀何缘栖亦暮,投林尚有一群飞。
临池坐槛弄霏微,著屐扶筇竹下归。
雪路杳生风扑面,烟空忽漏月沾衣。
清狂恋友宵行国,傲散耽游晚叩扉。
鸟雀何缘栖亦暮,投林尚有一群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竹林中漫步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临池坐槛弄霏微”描绘了诗人坐在水边的栏杆上,轻抚着微风,享受着自然的宁静。接着“著屐扶筇竹下归”,描述了诗人穿着木屐,手持竹杖,沿着竹林小径返回的场景。
“雪路杳生风扑面,烟空忽漏月沾衣。”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景象,雪花覆盖的道路在夜风中显得格外寂静,而月亮透过薄雾洒在诗人的衣裳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冷的氛围。接下来,“清狂恋友宵行国,傲散耽游晚叩扉。”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即使是在孤独的夜晚,也愿意独自漫步,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鸟雀何缘栖亦暮,投林尚有一群飞。”通过描写鸟儿在黄昏时分归巢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乍寒帘幕。
愁灯花正结,又还轻落。
弄瘦影、瓶里梅梢,为谁缀陇头,向来新萼。
万古千今。
算惟有、别情难托。
把潘郎鬓绿,尽付雁声,几度寥寞。
扁辰暮江旧泊。
记携觞就折,烟翠犹弱。
温过却、歌夕吟朝,问天道何时,素纤重握。
想得文姬,近更苦、云衣香薄。
待更阑、试寻梦境,梦回更恶。
絮花弱。
吹满斜阳院落。
秋千外,无数小舟,绿水溶溶带城郭。
流光漫暗觉。
辜却。
莺呼燕诺。
欢游地,都在梦中,双蝶翩翩度帘幕。
凭谁问康乐。
又粉过新梢,红褪残萼。
阑干休倚东风恶。
怜瑟韵空在,鉴容偷改,青青洲渚偏杜若。
故交半寥寞。
漂泊。
镇如昨。
念玉指频弹,珠泪还阁。
孤灯隐隐巫云薄。
奈别遽无语,恨深谁托。
明朝何处,夜渐短,听画角。
乍梅黄雨过,偏倚层楼,时舞垂杨。
暗绿知谁换,似烟浓雾薄,望眼偏妨。
昔人画鷁无数,相引入横塘。
纵细切香蒲,重开绛蕊,懒向清觞。
凄凉。
旧游地,谩赋减兰成,才退周郎。
总把芳辰误,念纱窗深静,冰簟流光。
凤笺试写新句,青羽碧天长。
又隐隐城头,随风断角斜照黄。
坠叶窥檐语。
风帘薄,递来幽恨无数。
牙签倦展,银缸细剔,悄然归旅。
声传漏阁偏长,更奈向、潇潇乱雨。
想近日,舞袖翻云,吟笺度雪谁顾。
当时翠缕吹花,东城绣陌,双燕何许。
香罗唾碧,睛纱印粉,甚缘重睹。
蓝桥镇隔芳梦,念骑省、悲秋漫赋。
待倚阑,或遇宾鸿,殷勤寄与。
驻马林塘,还寻旧迹,雨收秋晚。
残蕉映牖,强把碧心偷展。
记相逢、画堂宴开,乱花影入帘初卷。
正小池涨绿,丝纶曾试,事随鸿远。
凄断。
情何限。
料素扇尘深,怨娥碧浅。
清宫丽羽,漫有苔笺题满。
问低墙、双柳尚存,几时艳烛亲共剪。
但凝眸,数点遥峰,春色青如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