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见流苏百结同,绣帏寒夜一边空。
几痕斑泪孤生竹,十指朱丝半死桐。
在野鸳鸯虚桃被,出山鹦鹉怨樊笼。
臂纱不解缠绵意,长护嫣红旧守宫。
愁见流苏百结同,绣帏寒夜一边空。
几痕斑泪孤生竹,十指朱丝半死桐。
在野鸳鸯虚桃被,出山鹦鹉怨樊笼。
臂纱不解缠绵意,长护嫣红旧守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寒夜中的孤独与哀愁。首联“愁见流苏百结同,绣帏寒夜一边空”以“流苏”和“绣帏”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女子内心的孤独,通过“百结同”和“一边空”对比,突出了女子的寂寞。颔联“几痕斑泪孤生竹,十指朱丝半死桐”运用象征手法,以“斑泪”的竹子和“朱丝半死”的桐木,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哀伤。颈联“在野鸳鸯虚桃被,出山鹦鹉怨樊笼”通过鸳鸯与鹦鹉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她被束缚的命运。尾联“臂纱不解缠绵意,长护嫣红旧守宫”则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通过“臂纱”和“旧守宫”的细节描写,细腻地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深刻揭示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乱离一饭奔走难,柴门长掩白昼闲。
垂堂有戒古所慎,从教世俗嘲痴顽。
羡君廿载吟筇友,高节曾经遮日手。
嶙峋但觉霜满怀,错落初疑月穿牖。
颠危必假厚意将,论功掖老殊家乡。
化龙缩地托灵物,刻鸠祝饐颁明堂。
晴泥暂屈溪桥去,布袜青鞋寻别墅。
诗成缓步藉敲门,飞落梅香残雪处。
平生密物拄媻姗,去如得之珠浦还。
结交自是羞少壮,用世要当超险艰。
秋风古驿三叉路,五斗折腰径须赋。
百钱留与阮郎看,咫尺康庄宜小住。
何时花柳满前川,邂逅相倚为忘年。
提携有地春未晚,试叩酒家坚宿缘。
明山清,鄞水碧,山水之间好田宅。
宅前华表高出青云端,金字双题灿星日。
秋窗隔树霜灯明,白发妇姑宵纺绩。
水寒绩断心绪劳,门掩凄风抱儿泣。
风吹儿声转飘扬,愁云压树坟草黄。
夫君骨已化,青天杳茫茫。
炳烈千古心,迥随白日悬穹苍。
弓冶传家好孙子,丹桂满林吹古香。
异哉一门两共姜至今,大江之南奕奕有炯光。
我尝考古节妇为传记,积雨林扉散秋气。
云开日出海霞飞,万丈朝晖射天地。
无情沧海枯惟兹,节妇之节古难敝。
我生也晚无复见古人,唐虞世远虚歔欷。
安得鞭丰霳,叫阊阖,笺皇穹,尽令薄海内外回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