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夜四时歌》
《子夜四时歌》全文
明 / 冯鼎位   形式: 乐府曲辞

红闺沃冶颜,与春相骀荡。

山林多奇采,明朝船好放。

三伏无盛妆,香巾拭玉面。

乘凉见明月,似郎合欢扇。

清露凝如玉,明月皎如烛。

何处来妙香,吴姬解袿襡。

暖屋红地垆,四角辟邪香。

纤手不知冷,剪綵斗新妆。

(0)
鉴赏

这首《子夜四时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风情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夏日的种种活动和情感体验。

首句“红闺沃冶颜,与春相骀荡”,以“红闺”点明女子所居环境的华美,与“春”字相呼应,暗示了季节的温暖与生机。女子的容颜如同春天般娇艳动人,与自然界的美好和谐共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山林多奇采,明朝船好放”两句,转而描绘了女子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山林中的奇花异草,激发了她探索自然、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而“明朝船好放”则预示着她将乘船出游,去追寻心中的那份宁静与自由。

“三伏无盛妆,香巾拭玉面”描绘了女子在酷热夏日里的清爽装扮,她不需浓妆艳抹,仅以香巾轻轻擦拭,便能保持肌肤的清新与光泽。这不仅体现了女子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她对简约生活的追求。

“乘凉见明月,似郎合欢扇”一句,将女子与月亮的相遇比作与心爱之人共享的甜蜜时刻,月亮如同合欢扇,为她带来清凉与愉悦。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既表达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流露出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清露凝如玉,明月皎如烛”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清露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明月则如同蜡烛般明亮照人,营造出一种既清雅又温馨的氛围。

“何处来妙香,吴姬解袿襡”则引入了一丝神秘与浪漫。妙香从何而来?是吴地女子带来的独特香气,还是某种难以言喻的美好情感?这一问,增添了诗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若有若无的香气,以及背后蕴含的故事。

最后,“暖屋红地垆,四角辟邪香”描绘了室内温馨舒适的场景。暖屋中铺着红色的地炉,四周弥漫着辟邪香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祥和的气氛。女子在这里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无论是物质上的舒适,还是精神上的满足,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纤手不知冷,剪綵斗新妆”则以女子的手工活动收尾,她用纤细的手指剪裁彩色的布料,为自己或他人制作新装。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女子的巧手与创造力,也象征着她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美与个性化的态度。

整体而言,《子夜四时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夏日里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切感受与美好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冯鼎位
朝代:明

冯端荣,字景庄,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一五○)。淳祐六年(一二四六)知崇安县。事见清嘉庆《崇安县志》卷五。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即事六绝·其四

了无俗驾到蜗庐,隐几閒翻贝叶书。

属付苍头休洒扫,绿苔随意上阶除。

(0)

出郭视田讼三绝·其三

草生弃地没牛深,岂是膏腴亩一金。

野老双蓬俱半脱,尚凭蜗角起争心。

(0)

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

怪鲛宫、水晶帘卷,冰痕初断香缕。

澄波荡桨人初到,三十六陂烟雨。春又去。

伴点点荷钱,隐约吴中路。相思日暮。

恨洛浦娉婷,芳钿翠剪,奁影照凄楚。

功名梦,消得西风一度。高人今在何许。

鲈香菰冷斜阳里,多少天涯意绪。谁记取。

但枯豉红盐,溜玉凝秋箸。尊前起舞。

算唯有渊明,黄花岁晚,此兴共千古。

(0)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其一

追攀笔墨幸同时,苏季如今不愿师。

自诧柳州曾指授,年来稍稍许言诗。

(0)

句·其二

未知死所先期死,自笑狂生老更狂。

(0)

挽平昌戴丞东二首·其二

倒蔗入佳境,寒花留晚香。

福田三古刹,恩泽四舆梁。

鹤化空华表,牛眠占吉藏。

他年青与紫,恒塞桂枝堂。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