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平昌戴丞东二首·其二》
《挽平昌戴丞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倒蔗入佳境,寒花留晚香。

福田三古刹,恩泽四舆梁。

鹤化空华表,牛眠占吉藏。

他年青与紫,恒塞桂枝堂。

(0)
注释
倒蔗:比喻事物发展顺利。
佳境:美好的境界或情境。
寒花:在寒冷中开放的花朵,可能指菊花。
晚香:夜间散发的香气。
福田:佛教用语,指善行积累之处。
古刹:古老的寺庙。
恩泽:恩惠或善行。
舆梁:比喻对社会的贡献和支持。
鹤化:仙鹤变化,象征超脱或神秘。
空华表:虚幻的表象,可能指幻象或象征。
牛眠:牛卧的地方,古人认为牛卧有吉祥之意。
吉藏:吉祥的宝物或地方。
他年:未来的某一年。
青与紫:形容色彩鲜艳,象征繁荣。
恒塞:长久充满。
桂枝堂:用桂树枝装饰的厅堂,象征高雅和荣誉。
翻译
甘蔗倾倒如入佳境,寒冷花朵散发夜晚余香。
福地有三座古寺,恩惠遍布四方桥梁。
仙鹤羽化成虚幻表象,牛卧之地预示吉祥宝藏。
未来岁月,青春与紫色常驻,桂枝堂满溢芬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与宗族福泽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家族氛围。

"倒蔗入佳境"中的“倒蔗”指的是稻谷成熟后倒伏在地,形容丰收的景象,“佳境”则是美好之地,表明诗人所处之地农业丰饶。紧接着“寒花留晚香”,这里的“寒花”可能指的是秋末冬初时节开放的菊花或梅花,它们即使在寒冷中也能保持其芬芳,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

"福田三古刹,恩泽四舆梁"则是对家族基业的赞颂,“福田”指的是受过祝福的田地,即家族的经济基础;“三古刹”可能指的是家族中有三位祖先被供奉在宗庙之中,显示出家族的历史悠久和宗族文化的传承。"恩泽四舆梁"则强调了家族恩德广泛,如同屋檐下的保护一样周全。

下一句“鹤化空华表”中的“鹤化”意指白鹤飞翔于空中,形容自由自在,"空华表"可能是指清风明月之美好境界,象征着高洁和超脱。紧接着的“牛眠占吉藏”,这里的“牛眠”描绘的是一幅田园牧歌图景,即牛群安然入睡;“占吉藏”则表达了对未来吉祥如意的期待。

最后,“他年青与紫,恒塞桂枝堂”中“他年”指的是往年或未来的岁月,“青与紫”可能是指某种植物的色彩,或象征着丰收;“恒塞桂枝堂”则表明家族的繁荣和美好的生活环境如同桂花般常绿且芬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宗族福泽的颂扬,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祥和与丰收的理想社会图景。

作者介绍
王迈

王迈
朝代:宋   字:实之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生辰:1184~1248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猜你喜欢

郊居次韵张善初

南村有遗逸,白首轸黎元。

平生厌趋竞,甘分老丘园。

未知轩冕贵,但识纲常尊。

匪敢异流俗,亦云道所存。

纵酒破愁垒,煮茶资诗魂。

仰见冲霄鸟,剡剡脱尘樊。

俯怜纵壑鱼,戢戢含愁冤。

怀哉鹿门庞,以安遗子孙。

苟可脱世虑,何辞农事繁。

深衷誓无渝,持此与谁论。

(0)

闻玉山顾隐居以赋役入城负疾而归而山中花竹多为有区区怀思寄诗代简

闻道庞公也入城,还家风雨近清明。

催租人去诗仍好,市药童归病已轻。

尚喜竹林青笋出,不嫌花径紫苔生。

野夫得此平安信,寻访姑迟数日程。

(0)

漫兴十首·其十

近闻哀痛诏,使者出江东。兵革何时息?

车书四海同。落梅春雨后,芳草夕阳中。

俯仰长流涕,穷涂一老翁。

(0)

漫兴十首·其二

五十不富贵,蹉跎又六年。

新愁添鹤发,故国暗狼烟。

白帽看云坐,青灯听雨眠。

痴儿书懒读,翻笑腹便便。

(0)

暮春陪周明府顾将军祠下看碑

黄天荡上将军树,树下数家人姓顾。

行人遥指若堂封,往事犹论麾扇渡。

新祠画藻烟雾湿,古木垂萝鬼神护。

长洲县令枉高盖,短褐巢翁曳双屦。

海棠正落胭脂雪,山瓶为酹金盘露。

柱头老鹤作人语,道旁驯雉随车驻。

《吴趋》一曲歌未了,蜀魄数声春又暮。

金戈铁马尚酣战,白羽清风复谁睹?

看碑莫怪客如云,彼君子兮真可慕。

(0)

觅毛女峰不见

不见其峰见别峰,于喁呼恨满山风。

因思珠翠逃秦日,拄杖看云自热中。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