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有遗逸,白首轸黎元。
平生厌趋竞,甘分老丘园。
未知轩冕贵,但识纲常尊。
匪敢异流俗,亦云道所存。
纵酒破愁垒,煮茶资诗魂。
仰见冲霄鸟,剡剡脱尘樊。
俯怜纵壑鱼,戢戢含愁冤。
怀哉鹿门庞,以安遗子孙。
苟可脱世虑,何辞农事繁。
深衷誓无渝,持此与谁论。
南村有遗逸,白首轸黎元。
平生厌趋竞,甘分老丘园。
未知轩冕贵,但识纲常尊。
匪敢异流俗,亦云道所存。
纵酒破愁垒,煮茶资诗魂。
仰见冲霄鸟,剡剡脱尘樊。
俯怜纵壑鱼,戢戢含愁冤。
怀哉鹿门庞,以安遗子孙。
苟可脱世虑,何辞农事繁。
深衷誓无渝,持此与谁论。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的《郊居次韵张善初》,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首句“南村有遗逸,白首轸黎元”描绘了一位在农村隐居的高人,他年事已高但仍关心民生疾苦。接着,“平生厌趋竞,甘分老丘园”表达了他对世俗竞争的厌倦,选择在田园中度过晚年。
诗人强调自己并未忘记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规范,“未知轩冕贵,但识纲常尊”,表明他虽然不追求官场显赫,但仍坚守传统伦理。在这样的生活中,他通过“纵酒破愁垒,煮茶资诗魂”来排解忧愁,欣赏自然中的飞鸟和深谷中的游鱼,寓含着对自由和宁静的渴望。
最后,“怀哉鹿门庞,以安遗子孙”表达了诗人希望后代能过上平静的生活,远离尘世纷扰。“苟可脱世虑,何辞农事繁”表达了他愿意为了这样的理想,不畏农事辛劳。结尾“深衷誓无渝,持此与谁论”则透露出一种孤独的坚守,诗人的心志无人能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康狄肇作醪,大禹戒亡国。
牛饮竟丧朝,虎酣乃败德。
中山过一斗,玄石葬千日。
摄生且勿计,岁月良堪恤。
人生一百年,谁道更媮逸。
一醉忘百忧,醒后岂不忆。
不知未醉时,身世齐得失。
避影而处阴,重为君子惑。
佛在众生中,如日处霾翳。
霾翳非可入,日光彻空际。
佛身如虚空,佛心如光霁。
光极与空入,空光交相蔽。
结成幻摩尼,五色非坚脆。
我识如来心,随顺示真谛。
假名为舍利,金石不能甈。
现在与当来,百福之所逮。
群动匪无心,遇境生幽滞。
寂感总随缘,形神不相俪。
佛以主摄宾,金刚见精慧。
我汝但回光,弹指消阴曀。
如日之在天,百物无疵疠。
此以论性功,岂为形骸励。
我昔在金轮,蒙光涤夙瞖。
栖贤发神异,今复流法系。
慧日照岭南,丹霞若先契。
次第及海幢,贻尔大厥裔。
隆隆薄青霄,百道金光丽。
万世福人天,皇风永勿替。
《海幢舍利塔》【明·释函是】佛在众生中,如日处霾翳。霾翳非可入,日光彻空际。佛身如虚空,佛心如光霁。光极与空入,空光交相蔽。结成幻摩尼,五色非坚脆。我识如来心,随顺示真谛。假名为舍利,金石不能甈。现在与当来,百福之所逮。群动匪无心,遇境生幽滞。寂感总随缘,形神不相俪。佛以主摄宾,金刚见精慧。我汝但回光,弹指消阴曀。如日之在天,百物无疵疠。此以论性功,岂为形骸励。我昔在金轮,蒙光涤夙瞖。栖贤发神异,今复流法系。慧日照岭南,丹霞若先契。次第及海幢,贻尔大厥裔。隆隆薄青霄,百道金光丽。万世福人天,皇风永勿替。
https://shici.929r.com/shici/Yhz14ji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