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霜》
《霜》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青女将霏雪,严霜豫试行。

未垂千树玉,先放一天晴。

晓履村桥迹,寒钟野寺鸣。

铺原浑有质,降宇却无声。

著处侵肌冷,看来照眼明。

白琅何足羡,紫塞独关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霜的景象与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霜的美丽与寒冷。

首联“青女将霏雪,严霜豫试行”中,“青女”是古代神话中的霜神,这里借指霜的降临。诗人用“霏雪”形容霜的轻盈飘洒,与“严霜”形成对比,暗示霜的到来并非如雪般壮观,而是悄无声息地铺满大地。通过“豫行”一词,表现了霜提前行动,预示着寒冷的来临。

颔联“未垂千树玉,先放一天晴”运用比喻手法,将霜覆盖的树木比作玉树,形象地描绘出霜后树木晶莹剔透的美丽景象。同时,通过“先放一天晴”,暗示在霜的覆盖下,天空变得格外明亮,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颈联“晓履村桥迹,寒钟野寺鸣”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踏着霜覆盖的村桥,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寒钟声。这一场景既展现了霜的寒冷,又赋予了画面以时间感和空间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冬日早晨的静谧与庄严。

尾联“铺原浑有质,降宇却无声”进一步强调了霜的特质——它不仅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而且在降临时并未发出任何声响,体现了霜的神秘与静寂。最后两句“著处侵肌冷,看来照眼明”则直接描述了霜带来的寒冷与明亮效果,使人感受到霜的独特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与寒冷特性,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湘阴舜妃庙

虞帝南巡日,英皇北望时。

翠华春不返,碧草暮相思。

万里重湖水,空山二女祠。

沉珠真自惜,埋玉竟谁知。

斑竹留双泪,苍梧隔九疑。

天涯龙驭远,镜里凤情悲。

巫雨凄残梦,湘云蔼暝姿。

渚芳迎杂佩,波影动灵旗。

惨淡思韶舞,凄凉咏楚辞。

空馀清夜瑟,幽怨托哀丝。

(0)

乙巳春日寄吕海月宣慰董天麒二帅

五夜春回北斗边,东风江上雨连天。

干戈未息龙蛇岁,日月空催犬马年。

药石岂能裨世用,山林何待起遗贤。

诸公戮力扶王室,独向茅檐理断编。

(0)

送丁兼善还荆州

大邦维襄国门户,轸翼经躔分野次。

西带巴樊控楚墟,东连吴会跨淮泗。

凌云宫阙丽中天,府下英豪总世贤。

宾客那能珠履宴,簪缨未数玳瑁筵。

行旌枉顾溪头屋,潇洒襟期慰幽独。

蓝田玉相出奇姿,紫畹琼兰蔼清馥。

交情绝爱眼中稀,慷慨霏谈不忍违。

只恐王程军务速,青云荆树马騑騑。

(0)

竹枝词十八首·其十八

小姑拟郎去不归,为郎打瓦复钻龟。

青山尚有飞来日,岂有人无相见时。

(0)

竹枝词十八首·其十一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郎莫上北高峰。

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随愁杀侬。

(0)

雪霁

晓分梅影天花白,夜引蟾光玉色明。

卧对轩窗迷近远,忽闻鼓柁剡舟行。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