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李夷遇下第东归因以寄赠》
《闻李夷遇下第东归因以寄赠》全文
唐 / 薛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囊中书是居山写,海畔家贫乞食还。

吾子莫愁登第晚,古人惟爱贱游闲。

舟行散适江亭上,郡宴歌吟蜡烛间。

从此乐章休叙战,汉兵无阵亦无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xiàdōngguīyīnzèng
táng / xuēnéng

nángzhōngshūshìshānxiěhǎipànjiāpínshíhái
chóudēngwǎn

rénwéiàijiànyóuxián
zhōuxíngsànshìjiāngtíngshàngjùnyànyínzhújiān

cóngzhāngxiūzhànhànbīngzhènmán

翻译
书信来自深山居士,海边家中贫困只能乞食度日。
孩子,你不必担心科举登第太迟,古人更欣赏悠闲的贫贱生活。
乘船漫游至江亭,郡里的宴会中歌唱吟诗在蜡烛光下。
从今以后,不再讲述征战之事,汉军无需列阵,蛮族也已平息。
注释
居山写:深山中的居士所写。
海畔:海边。
乞食还:乞讨食物回家。
吾子:您,对年轻人的尊称。
贱游闲:贫贱而悠闲的生活。
舟行散适:乘船随意漫游。
郡宴:郡里的宴会。
蜡烛间:在蜡烛光下。
乐章:歌曲或乐曲。
叙战:讲述战争。
汉兵:汉军。
无阵亦无蛮:无需列阵对抗蛮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书房里写作,生活贫困,不得不去海边乞食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态度,劝勉后辈不要急于功名利禄,而是要像古人那样享受平凡和自由的乐趣。在自然风光中畅游,参加宴席时高声歌唱,这些都是诗人追求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则表明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希望远离战乱,保持一份内心的平静。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的向往。他并不追求功名,而是更注重生活中的小确幸,以及对文学和自然美景的享受。这样的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超脱与豁达。

作者介绍
薛能

薛能
朝代:唐   字:太拙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生辰:817-880年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猜你喜欢

酒次与吴文学

对酒无言兴尽还,豆花棚下有青山。

明朝欲钓鲈鱼去,君若来时恐未闲。

(0)

除夕袁中郎县斋守岁

江左平畴白浪遥,赁舂空寓伯通桥。

蓬门岁计羞藜糁,花县春情惜柳条。

梳发镜中霜易輠,寄愁天上雪难消。

流光不为浮生住,挑尽寒灯夜倍迢。

(0)

西夏凯歌四首·其三

捷书朝报夏酋平,十万狂倭夕胆惊。

闻说九重方赫怒,东边莫筑受降城。

(0)

答王大吉自武林北上

新诗字字比琼瑶,池上相过破寂寥。

微雨不消吴市暑,疏松如带浙江潮。

吹笙尚忆前身事,结袜空思往哲遥。

京洛故人如问讯,梁鸿犹住伯通桥。

(0)

秋思二首·其二

断云残柳接狼烟,极目氛埃自黯然。

紫塞苍茫能立帜,黄河容易可投鞭。

须知据险人持戟,莫使冲风马避膻。

胜算终摧高阙耸,遥藩荒破犬羊天。

(0)

行歌偶成

岸涨潮初起,帆开风正匀。

偷生今老耄,避地久吴秦。

留眼看明世,行歌混逸民。

远师陶靖节,漉酒用乌巾。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